假设一季度的GDP打八折
财新网报道:1-2月经济数据大幅弱于预期之后,市场机构开始重估疫情影响,下调对2020年吾国经济增速预期。
此前大部分机构对疫情以及对经济所造成的冲击估计不足,有些盲目乐观,记得有个别专家甚至预计吾国经济会很快得以恢复,称今年的GDP增速仍会达到5%—6%,笔者当时见了就觉得有些诧异。前两个月的数据公布之后,市场预期随之大幅下调。报道称,一季度负增长已成为共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也随之大幅调低,其中以瑞银的预期...
财新网报道:1-2月经济数据大幅弱于预期之后,市场机构开始重估疫情影响,下调对2020年吾国经济增速预期。
此前大部分机构对疫情以及对经济所造成的冲击估计不足,有些盲目乐观,记得有个别专家甚至预计吾国经济会很快得以恢复,称今年的GDP增速仍会达到5%—6%,笔者当时见了就觉得有些诧异。前两个月的数据公布之后,市场预期随之大幅下调。报道称,一季度负增长已成为共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也随之大幅调低,其中以瑞银的预期...
截至3月19日,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累计已达3405例,超过吾国的3253例,成为全球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不仅如此,当日意大利的新冠病死率高达8.5%%,其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大区,目前的病死率甚至攀升到11%,远高于当初吾国的武汉,与SARS的病死率齐平。全球为之而揪心。
不过,有分析认为,意大利的病死率或被高估。原因也许是你没想到的,反正笔者见了有些诧异。——
据财新网报道,由于目前意大利的新冠检测主要针对出现...
从北京海关的“辟谣”说起。——
前几日有网络传言:北京海关向国内航空公司汇总欧洲至北京航班机票预订情况,统计结果是未来一周有11万人从欧洲各地到北京。对此,@北京海关12360发布消息称:经核实,我关未开展过此项调查,该消息为虚假信息。
海关所言当然是事实。但笔者读后却产生了一点词语理解上的疑惑:北京海关所指的“虚假信息”,究竟是指传言所称的“汇总机票预订情况”,还是指“未来一周有11万人从欧洲各地到北京...
个人之见:房价涨的概率大于跌。——
房地产是吾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此次新冠疫情中遭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因其在产销两端都具有人群聚集的特点,故此无论是盖楼还是售楼,都排在复工计划的后半部分。
现在吾国的抗疫形势明显好转,很多人都很关心,接下来吾国的房价走势将会如何。简单地说:是涨还是跌?
专家似乎多为看跌。如在投资金融界颇具名声的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表示,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给美联储激进降息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美联储不到一周前降息50个基点,笔者曾发微博指这属于“隔山打炮”,不仅对美国缓解当前的新冠疫情毫无帮助,即便对于提振经济和股市而言,也属于“无用功”,盖因市场当下最关注的是疫情的发展。美国的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这是市场所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若疫情继续蔓延,货币政策再宽松也无济于事。
不料前天,美联储又突然(甚至等不到3月19日的例行议息会议)宣布“三箭齐...
故事之一。财新网记者张琪讲述自己日前在美国白宫玫瑰园出席记者会的“心路历程”:经过一番内心挣扎,还是戴上了口罩。一位欧洲媒体的记者看着我说,“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你戴口罩让我紧张。” 另一位摄影师来问是否可以拍我。“是因为我戴口罩么?” 他说是的,我同意了。同排的另一位也在用手机拍我,并称“你是第一个在玫瑰园记者会上戴口罩的人”。跟旁边的另一位美国记者聊天,我问:我戴口罩让你紧张么?他觉得没问题。...
·未名周记(2011)·
本文要义:在科学尚没有真正确认新冠病毒来源的情况下,意大利等就想当然地把吾国当作唯一的病毒来源地,这才造成了他们的误判以及现在的严重后果。这种“信息不对称”,你既可以说是他们的认知不足造成的,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刚愎自用”造成的。
1月23日,当吾国的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非常严重而不得不宣布“封城”时,远在欧洲的意大利人绝对没想到,一个半月后,他们的国家竟然成了“第二个武汉”...
这其实已是几天前的消息:北京时间3月12日凌晨,WHO终于宣布,当前的新冠肺炎已具备“大流行”特征。
笔者之所以加以“终于”一词,是因为不少人认为WHO早该如此了。 如笔者见到据由几位国内顶尖学者联合创办的一家网刊《知识分子》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资深终身教授张作风认为,“定性为全球大流行的标准大概有三个条件,一是人传人,二是致死率高,三是世界流行。新冠肺炎疫情早就符合这...
尽管美联储又一次采取救市措施,罕见地宣布将在3月12日和13日向市场提供至少1.5万亿美元的短期贷款以注入流动性,依然未能扭转美股暴跌之势。3月12日,美三大股指均下跌近10%。其中道指已在前一交易日跌幅逾10%,为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已比历史高点下跌逾20%。至此美国的三大股指都进入了“技术性熊市”。(财新网)
之前,美国证券市场的“牛市”延续已长达十一年之久。常言道,...
据财新网报道: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日前表示:“许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讨论大规模新基建投资上,而我认为决策层的关注点应该更多放在就业和中小企业方面。” 马先生的话说到了笔者的心坎上。
新冠肺炎疫情对吾国经济的冲击之大,有目共睹。现在情况正在逐渐地好转,在坚持防控、继续救治新冠患者的同时,该是把重点放到恢复经济正常运行的时候了。
然而早在半个月前,笔者就看到媒体上不...
不肯减产,俄罗斯究竟怎么想的?——
全球新冠疫情已成一头庞大无比的“灰犀牛”,没想到斜刺里又扑棱棱飞起一只“黑天鹅”:由于沙特想要在全球石油需求因疫情暴发而锐减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加减产的桶数,而俄罗斯却不干,上周五在维也纳召开的OPEC+会议彻底谈崩,之后被激怒的沙特单方面直接下调了油价,并宣布其日产量不减反增,从970万桶提升至1000万桶,还放风说要加到1200万桶。
于是全球油价一泄如注,每桶价格从40多美元...
一位名叫肖战的流量明星,最近被他的粉丝们惹出点事端,据介绍,他们不满于一部以肖战为型的同人文学作品,群起举报同人社区AO3致其“被墙”,引发网络其它“部落”的声讨,矛盾不断升级,酿成一场互联网上的大战。
笔者好奇,顺眼浏览了财新网上几位作者针对此事撰写的分析饭圈文化的文章,虽然因孤陋寡闻看得有些懵圈(好些专用名词搞不明白),本人也不会与“饭圈”有任何交集,但多少借此长了点知识。
·未名周记(2010)·
——兼议新冠疫情的“倒灌”
本文要义:不妨取中庸之道,既不能“闭关锁国”,当下也不能完全敞开大门,对于所谓的“倒灌”,所谓的“木桶效应”,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不一定向那块最短的“木板”看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自身所能容纳的“水量”;但无论如何,我们对那些回国“避疫”的海外华人还是要尽量予以接纳,然后该检测的检测,该隔离的隔离,该治疗的全力予以救治——毕...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句名言:他人即地狱。笔者没读过萨特的书,但对辗转听来的这句哲言印象极其深刻,每遇有不可理解之事,便拿这句话来自我安慰:“他人”都已经是“地狱”了,你还想怎样?
近日读到财新网刊发的署名古睿的一篇博文《疫情之下的意大利》,又一次想起了萨特的这句话。
古睿同学是吾国中山大学在意大利的一名交换生,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人在意国。此文讲述了这段时间他在意国的所见所闻,读来煞是有趣。其中...
这不是“演讲”,这是“谋杀”。——
新冠疫情来袭,不仅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不期然还与某些宗教教派发生了“冲突”。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近日一则流出的视频中,号称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会长的全光勋,面对在疫情中赶来集会的教众们发表演讲说:管它肺炎不肺炎,开始礼拜后今天人最多,不是说来这里就不得病,也可能被传染的,但不用放在心上,我们感染得病死了也没关系,我们的目的就是死,我们是有上帝收的。有人被感染了...
昨天,笔者看到一个不幸的消息。 据财新网报道:武汉一位叫李亮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26日从方舱医院“治愈”出院进入隔离点观察,但期间忽又出现发热等症状,并于3月2日抢救无效而死。之前笔者曾见报道说广东等地有一小部分出院病人“复阳”的现象,但出院不久病情复发而去世的病例还是首次看到。
李亮的不幸辞世让人悲伤。其实说他是“病情复发”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导致他病故的原因似乎还不确定。财新网的报道先是说他“死亡的...
吾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因前年在一次兴奋剂检查事件中的表现,近日被国际体育仲裁法院(CAS)裁决禁赛八年后,代理孙杨此次诉讼的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起淮,受孙杨委托发表了一份“律师声明”。以下内容笔者摘引自新浪体育上刊登的这份“律师声明”(强调一下,是“摘引”):
2020年2月28日是黑暗的一天,它让邪恶战胜正义、强权取代公理的一幕展现于公众眼前。这一天,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偏听偏信,对规则和程序视而...
在笔者的心目中,吾国开国元首毛泽东最厉害的本领就是特别能打仗,他是吾国现代史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他的统帅下,中共武装以少胜多,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号称拥有八百万官兵的国民党军队。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则被视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其经典之作就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未曾想,七十多年之后,毛的这一军事战略却被日本所“偷师”,在该国的防治新冠...
在笔者看来,此次湖北特别是武汉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方舱医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新冠病毒犹如野火一般在武汉蔓延开来,诊治数量激增,医院被挤爆,资源极度紧缺,不仅难以及时检测区分新冠与非新冠病患,即使对已确诊的病患也难以将重症与轻症分别处置,更难以做到“应收尽收”,一方面延误了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了“院感”的风险。情况可谓十分危急。
方舱医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
·未名周记(2009)·
本文要义:毫无疑问,由于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历,李文亮医生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观察和判断上是有“先见之明”的,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都是“后知后觉”者。问题在于,作为“后知后觉”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李医生这样的“先见之明”者呢?
财新网记者2月18日撰写的“肺炎日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假若时光倒流,一切可以重来,回到疫情初显端倪的2019年12月,是不是能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