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俄乌冲突:持久战竟是“次优”?(上)——

俄乌冲突至今已持续了近十个月,当前陷入了僵持状态却愈加血腥残酷。据媒体报道,在乌东巴赫姆特等地,战事成了一台“绞肉机”,俄乌两军每天都有很多官兵死伤,令旁观者为之痛惜。与此同时,相关方都释放出愿意谈判的信号,但实际在领土问题上又各不相让。这样下去,大概率将拖成一场持久战。

笔者原来觉得这是个“多输”的情形:乌克兰肯定损失最大,俄罗斯的消耗也自不待言,欧洲国家的日子亦不好过,惟美国因“隔岸观火”受损最小,只是出了点钱和枪炮而已。总的来看,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但是,笔者近日仔细思考后发现,目前的这种状况对各方来说肯定不是“最优”,却可能是一种“次优”!……此话怎讲?姑妄析之。

笔者这样说是基于俄乌都不肯退让的现状。对乌克兰来说,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全面收复失地,然而凭其实力很难做到;打持久战虽然损失很大,但总比“丧权辱国”要好。对俄罗斯来说,将乌“灭国”显然已做不到,持久战的消耗也很大,但总比把已经“入俄”的那四个州“吐”还给乌克兰要好,那样的话普京的面子将荡然无存,搞不好其大位难保。所以普京近日表示俄乌战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话听起来有些无奈,倒是与美国的态度“不谋而合”,后者早就声称其目标是“削弱俄罗斯”。这样看起来,打成持久战岂不是各方的“次优”?

然而看起来俄乌双方又不甘心如此,实际上最近战事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先看俄方。自克里米亚大桥挨炸以后,俄罗斯开始对乌克兰全境持续进行大范围的导弹轰击,将乌方的发电厂等能源基础设施炸得一塌糊涂,其目的显然不仅仅是“报复”,还想藉此将乌克兰打趴下,从而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向俄方“割地求和”。但如此狂轰滥炸了一个多月,乌克兰依然不屈不挠,宁可在黑暗中苦熬寒冬。

再看乌克兰,也没有干等着“挨炸”,除了在正面战场与俄军互有攻守,最近开始尝试攻击俄本土目标,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不久前用无人机袭击了俄境内的三座军用机场,据说离莫斯科只有几百公里。虽然其炮火射程有限,与俄方动用上千枚中短程导弹对乌方各地目标施加密集轰炸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毕竟显示了乌方“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决心和态度。

如果事情仅止于此倒还罢了,据环球网近日转引英国《泰晤士报》爆料,称俄方对乌境内基础设施进行多次导弹袭击后,美国已经改变立场,将默许乌方对俄境内目标进行远程打击。《泰晤士报》称,自10月以来,五角大楼修改了对乌克兰战争的威胁评估,其中包括关于向基辅运送远程武器是否可能导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直接军事对抗的新判断——这意味着美国现在可能考虑向基辅提供远程武器。

报道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做出改变,主要是对俄乌冲突升级最终导致自己与俄发生正面交火乃至爆发核大战的担心有所减少。同一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挪威NRK电视台采访时承认,乌克兰冲突可能导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战争,局势可能失控,但他又称相信俄罗斯与欧洲会找到避免冲突的方法。

有军事专家认为,北约秘书长的声明和《泰晤士报》的报道同时出现绝非偶然,可以将其视为西方对俄发出的最后通牒——如果俄罗斯不停止用导弹轰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将不会阻止乌攻击俄本土。笔者看到,俄总统普京最近也打破了一段时间以来在核武问题上的“静默”,开始又拿它来说事,称俄方准备“效仿”美国,不排除采用“先发制人”的战略。笔者觉得这可能是普京针对美国转变立场所发出的威慑——尽管英媒的上述爆料未得到美方的证实,但对俄罗斯来说不得不防。

如果这些消息成为事实,岂非意味着目前俄乌冲突的相对平衡(即笔者所说的“次优”)将被打破,战争将会进一步升级?……今天先说到这里,容下回分解。(未名日记12月1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0篇文章 8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