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公里二手车”的来龙去脉——
客观地看,零公里二手车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也偶有所见,要么是因为清仓库存,要么是有钱的车主刚买下后又“移情别恋”相中其它的车子而“断舍离”。然而据财新网报道,近几年吾国的零公里二手车出口数量增长迅猛,从2021年的1.5万辆增至2024年的43.6万辆,2025年甚至有望超过50万辆。这里指的还仅仅是出口数量,国内零公里二手车数量目前没有具体统计数据。
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盖因所谓的“零公里”,说白了就是新车子,出厂后根本就没跑过路。既是新车,车商们为何却如此大批量地当成二手车卖?细想当然是由于货不好卖或者卖不出去。为此有些车商想了个招数:先虚构买卖为车子上牌,然后“冒充”二手车再卖。不用说,价格肯定比新车要低很多,实际上就是一种“倾销”行为。
问题还在于,据报道零公里二手车在海外交易时往往采取简单的“钱货两清”模式,没有售后服务保障,容易引发消费者抱怨,进而伤害相关品牌形象和中国汽车行业口碑。为此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和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通知,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注意,通知明言要严控的是“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并不是指真正的二手车,且没有完全禁止零公里二手车出口,但增加了严格的约束条件:需要取得车企授权、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这些要求将售后责任与出口资格直接绑定,推动企业增强长期服务意识,避免因售后缺位引发投诉。
如上所说,既然把新车当成二手车来卖,毫无疑问肯定是要降价以售,而且降价幅度可能还不低。那么,车商们为何要做这种“赔本买卖”呢?笔者见有业内人士直言,零公里二手车其实是“内卷”的产物,因为当前汽车总产能超过市场实际需求,“淘汰赛”已经鸣枪,但面临生存压力没有企业愿意主动“退赛”,会利用一切机会活下来。零公里二手车大概就是他们的“求生术”之一。
民间有句俗语叫“挂羊头卖狗肉”,用以讽刺以次充好的行为,盖因狗肉通常比羊肉要贵。而零公里二手车现象看上去正好相反,也许该说是“挂狗头卖羊肉”:表面上看买车的消费者似乎并不吃亏反而还“赚了”,实际上车商的这种倾销行为发出错误的价格信号,扰乱了市场秩序,既不利于开展良性的市场竞争,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有关部门要发通知予以整饬。
或问:车商们为何要做这种吃力不赚钱的“赔本买卖”呢?难道他们都是“镜花缘”中人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想拼命“活下去”。又问:既是“赔本买卖”,为何还能做得下去,难道他们是“有钱没处花”吗?当然也不是。上述那位业内人士说得好,主管部门应着力改变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措施应当尽快退出,地方政府也应当减少对车企的输血扶持,让市场竞争发挥良性作用,实现优胜劣汰。
诚哉斯言。又有句老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推而论之,若不想让有些资不抵债的企业“赖活”,就得把这棵“大树”移到别处去,否则他们自然会一直这样“背靠”下去。笔者前些日子曾与朋友闲聊,说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好处是可以超常规发展,凡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无不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弊端是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从前的钢铁、水泥产业,后来的光伏产业,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皆是如此,都具有这样利弊互现的“两面性”。以笔者之见,近期火得一塌糊涂的AI产业、人形机器人等,未来恐怕也难免。
又想起95岁高龄的资深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日前在财新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指出,“十五五”计划的主题,还是在“九五”计划所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延长线上,是指导中国长期发展的根本战略和战术。他特别提醒说,不是一个根本转变,是两个根本转变;不是单单要转变增长方式,体制也必须要转变,而且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根本的推动力量。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有幸几次面见过吴先生,并知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此番他不仅继续呼吁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还强调同时要转变体制,并将后一个转变视为前一个转变的基础。他的这番告诫显然是针对当前的现实。联系到上面所议的零公里二手车蜂拥出口之现象,笔者竟有点没来由地百感交集。
时间过得真快。衷心祝愿有“吴市场”之美称的老先生继续健康长寿!(未名日记11月18日)
0
推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