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钟摆”开始向左回荡?——

《三国演义》开卷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的是历史的一种轮回现象,罗贯中先生应该没学过哲学,但此说却颇符合“辩证法”。套用到当今美国政治的左、右趋向,大致也是如此。

据财新网报道,在114日的选举之夜,美国民主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几场关键选战中捷报不断,共和党则遭到横扫。包括新泽西州的州长竞选、弗吉尼亚州的州长竞选、纽约市的市长竞选,民主党候选人均取得压倒性胜利。一些地方的基层选举层面,民主党同样取得一系列结构性胜利,如在宾夕法尼亚州,民主党在州最高法院保住了三个关键席位,成功守住多数优势;在弗吉尼亚州,民主党的州议会席位从51个扩大至64个,这也是该党在该州四十年来赢得最多席位的一次;而在被视为共和党传统票仓的佐治亚州,两位民主党候选人在公共服务委员会(PSC)选举中取得突破性胜利,打破共和党在这一全州监管机构的长期垄断;而在原本属于“深红色”的密西西比州,民主党也赢得两个州参议员席位,共和党从36席降至34席而失去绝对多数地位。

尽管新泽西州、弗吉尼亚州和纽约市等本来就是民主党的地盘,而且现在离美国政坛真正的“期中考”——改选众议院全部议席和参议院部分议席(即所谓中期选举)还有一年时间,但上述地区的选举信息表明,一年前在总统大选中遭到惨败的民主党,正在重整旗鼓要与共和党在选战中一较高下,且势头相当不错。故此笔者才在本文题中指美国政治的“钟摆”似有开始向左回荡的迹象。

应该说,这首先要归“功”于共和党总统特朗普:正是他二次上台后在国内外许多政策上的倒行逆施,“助推”了民主党的“东山再起”。这大半年来笔者的自媒体对这位大统领写下不少批评文字,此处不再赘述。据报道闻听共和党在上述地方选举中的“败讯”后,特朗普当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叹说,“民调专家表示,共和党今夜在选举中失利的两个原因是:特朗普本人不在选票上,以及政府停摆。”前一句秉持了他一向“极度自恋”的风格,后一句倒是实话。笔者稍早前曾有文指出,他所领导的共和党在参议院关于预算案的投票中顽固地坚持“寸步不让”,使得本届共和党政府的“停摆”时间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严重伤及美国经济和民众生活,实为其一大“臭棋”,从而升高了国内民怨沸腾的热度和“反特朗普”的声浪。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似乎终于意识到参议院的预算案“卡”在法定需有60票赞成、而共和党只有52席的简单多数,但他仍不反思自己的“一意孤行”,反而要求共和党参议员们争取废除“60票制”,遭到本党高层的坚决反对,凸显了共和党内部对他也不再是“唯唯诺诺”。这对他此后三年的执政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但是笔者认为,民主党也远没有到可以“弹冠相庆”的时候。首先如上所说,现在离中期选举有一年时间,离总统大选更有三年之久,还有很多变数。其次,民主党应该意识到,特朗普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再次上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借力”了民主党过去一个时期往左边走得过远,从而引起多数选民的不满,比如移民问题、边境管控问题、平权问题、身份政治问题等等。拜登上台后本有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再平衡”,惜乎他同样醉心于党派之争,该出手时未出手,从而给了特朗普“二度出山”的机会。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此次纽约市的选举结果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个全美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人口最多元的城市中,据报道胜选的新任纽约市长、民主党人马姆达尼身上具有多种标签:以年仅34岁成为该市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年轻的市长;纽约市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长;最引人瞩目的是他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其所提出的竞选纲领包括冻结公寓租金、建设免费城市公交服务、建立市营杂货店、普及儿童托育、提高富人税和企业税等。如果说民主党本身就带有“左翼”标记的话,那么马姆达尼堪称是“左翼中的左翼”,其立场更接近于于民主党内的“进步派”。

笔者远观之,认为马姆达尼的胜选得力于两个原因:一是纽约堪称是全美人文知识分子、外来移民和无家可归者最集中的城市,这就注定了它是左派的大本营,实际上也一向如此;二是如上所说,特朗普的极端保守或称“极右式”施政,促成了该市多数选民更加踊跃地朝“反方向”运动。

然而对民主党来说,马姆达尼在纽约的成功经验恐怕不能照搬到全国。道理在于:就全美范围来看,说“民主社会主义”也好,说“进步派”也罢,还远不是主流,更多美国人的政治倾向不管是“偏左”还是“偏右”,都属于“中间阶层”。如果说特朗普的二度上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过去民主党往“左”走得太远的话,那么,特朗普上台后反其道而行之,又往“右”走得更远,由于历史注定会有的“反弹力”,看似也给民主党提供了“翻转”的契机。但民主党也必须吸取教训,切不可用特朗普式的方式来反特朗普,否则恐怕难免会再次落入“物极必反”的窠臼。

众所周知,当前美国政坛的党派撕裂和极化斗争,其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正在加速美利坚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要想真正“让美国再次伟大”(不好意思,笔者一不小心引用了特朗普的这句口号),两党唯有向“中道”靠近。当然他们的区别是永远会有的(否则就不会存在“两党”了),但无论左右,极端化显然均不可取。打一个也堪称有点“极端”的比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恐怖主义组织又称为“极端组织”。

  还是再借用一下《三国演义》的卷首语吧,基于同样的道理可以说:天下大势,极左必回右,极右必回左。笔者是中国人,对美国的两党之争不持立场,但一直认为特朗普的出现对美国来说是个“劫数”,因为这位大统领实在是太自恋、太刚愎自用了,以至于会说出“我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样的昏话,看起来无论是人品还是智商都不“在线”,更不大会及时“纠错”。这对民主党来说可能很有利,但民主党要想“翻身”,务必要避免用一种极端去对付另一种极端。(未名日记1110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241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