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元贬值的“意外收获”——

日元兑美元贬值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近日竟又加快了贬值速度,一度曾跌破1:160,创1990年以来的新低。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可能会加息应对,但其最终的议息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有消息说日本央行可能已暗中出手干预阻止日元进一步贬值。

在此情况下,笔者注意到一种现象。新浪财经报道,曾经以热衷海外旅游而闻名的日本人,如今在假期里却更多地待在国内。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的数据,3月份只有122万人出国旅游,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减少36.8%,原因别无它,就是由于日元贬值,抬高了出境游的成本,包括机票、酒店、就餐和其它消费,买什么都贵了很多,使得很多日本人“望而却步”。与此同时,同期访问这个岛国的境外游客人数却创下了历史纪录,原因也是同一个:日元贬值,去日本旅游的消费因此便宜了很多,遂使海外游客“趋之若鹜”。

官方数据还显示,日本人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兴趣大大提高,并转化为他们的支出,国内旅游消费已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加上强劲的入境游需求,将日本有些酒店的价格推高到三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水平。

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看来本币贬值也不尽然是坏事,除了有利于增加出口,还能刺激入境游和国内旅游同时火爆。当然前提是国内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吾国自去年以来的国内游同样出现爆发性增长,随着对许多国家实施免签政策以及网上支付的加快便利化,入境游据说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只是笔者浏览相关报道,只看到相关比例的提高但未见具体的人数。

笔者还由此联想到货币贬值与货币购买力下降这两个概念的差异。货币购买力下降,是指商品价格上涨,同等面值的货币能买到的东西以及服务减少了,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譬如现在的欧美国家;但广义的货币贬值还包括本币对外币的兑换。这一波日元贬值主要就是对外币而言,其国内的物价看起来似乎还比较平稳,所以才出现上述这种情况。由此看来,当前日元的贬值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它的购买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在境外的投资和消费。

反观吾国,一段时间以来CPI处于低位,有时甚至出现负增长,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通缩的迹象;而人民币兑外币尽管也有贬值倾向,从而相应地刺激了出口的增长,然而一来人民币与外币还不能完全可自由兑换,外汇市场的规模也有限,二来央行要确保汇率的基本稳定而管控较严,再加人民币对外币的贬值幅度远不及日元那么大,多数国内民众手持的外币数量也有限,因此国内旅游比较红火,但对入境游的刺激力度较弱。

  笔者这样说并非主张人民币应该加大贬值幅度,而只是通过日本的情况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未名日记5月2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84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