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知道自己的人性底线吗?——

笔者近读上海交大教授何帆发表于财新网的一篇文章,文中谈到:著名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实验中找来很多应试者,让他们扮演“教师”,测试隔壁房间的“学生”们。如果“学生”答错了题,“教师”就要按下虚拟的开关电击他。答错的次数越多,电击的电压就越高,先从15伏开始,然后逐级上升到45伏、75伏……直到可能致命的450伏!

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问过四十多位精神科医生,让他们猜测有多少人会把电压一直增加到450伏。医生们给出的预测平均值是1%,一致认为只有恶魔才会那样冷血。但是实验中却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教师”按下了450伏电压的开关!此后四十多年来,很多学者重复了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何教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要轻易考验人性”,盖因“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撒旦”——笔者不知道此说是否成立,但看到上述实验结果的确深感震惊。未知自己若是实验中的“教师”会怎样表现。仔细想来,对那些“教师”来说,也许一开始就应该拒绝接受这样的测验。对答错题的“学生”施以电击,这种实验内容本身就有违道德伦理,更何况最高的惩罚可以达到致人死亡的450伏——这简直就是试探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是否会“滥杀无辜”。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是:人皆有自利之心。对此笔者没有疑义。但“自利之心”应该还是有底线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底线的自我设置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笔者同意何教授此文的命题“不要轻易考验人性”,他的意思是不要轻易去试探人性的底线,笔者认为也包括不要轻易测试自己的人性底线,因为有时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在特定条件下自己的底线何在,就像何教授所说的,也许“你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了解自己”。故此平时还是要尽量避开那种极端情景下可能触及自己底线的事情,以“保全”自己的人性不去做坏事,哪怕这种“坏事”是虚拟的。

恰好笔者此时看到财新网近日连载的《默克尔的旅途》,指默克尔在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大多数时候,按照家人的忠告,在自我约束中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自由和发展的机会。文中提到一个细节:当时德国还未统一,24岁的默克尔身在东德,面试第一份工作时,遇见了两名来自安全当局“斯塔西”的官员。和其他许多准备进入高等研究机构的菁英科研人员一样,年轻的默克尔也被循例问道:你是否愿意成为秘密线人,替特工们监控未来的同事?对于这个尖锐的、挑战自己底线但答不好又有可能失去工作的问题,默克尔心中打好了腹稿。她没有简单拒绝,而是故作难色地说,自己是一个“话痨”,很难保守秘密,言下之意是缺乏做线人的“禀赋”。

该文评论说,默克尔就此躲开了一个可能会在她的未来仕途上被引爆的“雷区”。盖因柏林墙倒塌后,随着“斯塔西”档案的公开,很多东德人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最亲近的同学、老师甚至是配偶,竟然曾经是“斯塔西”的线人。这些线人们因此而名誉扫地。统一后的德国当局也要求,为“斯塔西”当过线人者,不能担任任何公职。试想,如果默克尔当年没有“狡猾”地故意坦白自己的“弱点”,以回避那两个“斯塔西”官员的测试,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她直截了当地拒绝被招募从而惹祸上身,要么不得不违心地被迫成为线人——如此一来也就没有后来誉满全球、创下德国政坛上连任时间最长的“默克尔总理”了。

这个故事与何帆教授文章的命题有无关联呢?笔者一时没有想得很清楚,容后再思考吧。(未名日记10月7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