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束俄乌冲突?他已“失去方向”——
不久前特朗普上任后与普京的首次通电话,由于前者未与盟友商量兀自“主动”向后者示好,引起包括乌克兰和欧盟的不满,有人甚至指责这是一种“背叛”;紧接着在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两位美国高官明显自相矛盾的表态,让笔者觉得特朗普政府在如何解决俄乌冲突的问题上似已“失去方向”。
先看新任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的一番言辞。据财新网报道,赫格塞思在此次会议上宣称,乌克兰希望恢复2014年之前的边界“是不现实的”,美国也不认为应该通过乌克兰加入北约来保障乌克兰的安全。他同时表示,欧洲国家的军队应该成为确保战后乌克兰安全的主要力量,但美军不会参与,“美国军队不会作为任何安全保障的一部分被派往乌克兰”;并称如果未来欧洲军队部署到乌克兰维和,这也应该属于“非北约”任务,并不适用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
如果说赫格塞思前一句的“不现实”还属于“实话实说”(实际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早前也已承认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收复失地,而只能以外交途径先谋求和谈止战),那么,他拒绝乌克兰“入约”的态度显得有些“决绝”。最让人吃惊的是,他认为美军不会参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甚至放言即使欧洲派兵赴乌维和也与美国无关,不能动用北约的集体防御即第五条款。也就是说,若欧洲维和部队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美国将“置身事外”。
赫格塞思的这一说法相当于与北约其它国家“划清界线”,看上去离特朗普早先曾说的“退出北约”也不远了。显然赫格塞思的这一表态是经过其“老板”首肯的,绝不会是他的“自作主张”。
然而,就在慕安会召开前夕,官阶高于赫格塞思的美国副总统万斯,2月13日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却表示,如果普京不同意与乌克兰达成保证基辅长期独立的和平协议,美国将对莫斯科实施制裁,甚至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强调如与俄罗斯的谈判陷入僵局,向乌克兰派遣美军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所谓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就连力挺乌克兰的上届美国总统拜登也不敢设想,多次对此明确予以否定,何以上台后立场明显向俄罗斯有所倾斜的特朗普政府,作为其“二把手”的副总统万斯却如此表态呢?有评论称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向俄罗斯显示的“最强硬姿态”。以至于看到这一报道后,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即回应称,万斯的表态对俄方而言是一个“新的立场”,称在此前的俄美接触中没有听说这样的表述,敦促美方就此做出进一步澄清。
万斯为何会放出这样的“狠话”?要知道他在正式就职副总统之前,被认为是特朗普团队中对乌克兰态度最为负面的成员之一,曾公开表示“并不关心乌克兰将会发生什么”。现在的立场何以出现如此“反转”?谁都看得出来,他的这番表态不仅与防长赫格塞思几乎在同一时间作出的表态相互矛盾,也与特朗普前几天与普京通话时的友好基调“满拧”。而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万斯的这番话不可能事先没有获得“老板”的授意——给他十个胆也不敢这么做。
由此可以窥见,特朗普在处理俄乌冲突的问题上是多么地“首鼠两端”,所以笔者才认为他已经“失去方向”,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搞定这场他誓言要结束的战争。这还可以从特朗普本人近日的另一句话中得到验证:据多家媒体报道,他说“也许有一天乌克兰会属于俄罗斯”,然后紧接着又说“也许不会”。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倒是想到另一个“也许”:也许他觉得自己这样说显得很有“智慧”。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恐怕并非如此,只能证明他确实已经“失去方向”。
大概在两个月以前笔者曾有文指出,特朗普尽快结束俄乌冲突的想法不错,但他目前能“拿捏”的只有乌克兰(实际上连泽连斯基也已对特朗普先跟普京而不是自己通话显露不满,并“婉拒”了美方在没有答应为乌方提供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签署向美出让乌矿产资源协议的要求),能否“拿捏”同为北约成员的欧洲国家还很难说,但他对俄罗斯却缺乏足够的“筹码”促使其同意停火谈判。从这个意义上看,万斯的上述表态或许反映出,特朗普终于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即一味地向普京摇动“橄榄枝”并不能让后者做出让步。实际上俄罗斯对传闻中美国版的和平计划提出“冻结冲突”的设想也已断然说不。所以才有万斯“不排除派兵”的说法。但俄罗斯是否会吃美方软硬兼施的“这一套”?
一直以来笔者有一疑惑: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常规军事实力看,俄罗斯都远远不如美西方,为何三年的俄乌战争打下来,得到后者大量援助的乌克兰却仍落于下风?美西方为何始终不敢出兵援乌,难道仅仅是忌惮俄罗斯的核武吗?恐怕原因不止于此,有空再说吧。(未名日记2月17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