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领陷入了自己的“逻辑悖论”——
众所周知,由于美联储在美国传统宪制中所拥有的独立性,现任联储主席鲍威尔成为当今美国政坛中唯一敢于违抗特朗普旨意者。从再次就任总统以来,特朗普已N次要求美联储降息,并一再以逼迫鲍威尔辞职相威胁,前几天甚至还罕见地亲临美联储办公大楼,当面要求鲍威尔降息。但鲍威尔仍然不为所动,七月末召开的联储委员会最新一次议息会议决定保持现行利率不变,气得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大骂鲍威尔是个“蠢货”。
不过,紧接着特朗普的“机会”似乎来了。据财新网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为7.3万个,远不及市场预期的10.4万个。如果说这还不算什么,毕竟就业数据的波动并非鲜见,然而令市场大为震动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还将此前公布的5月、6月就业数据大幅下修,5月新增就业人数从原先的14.4万修正为仅1.9万,6月数据从原先的14.7万修正为仅有1.4万,俩月的新增就业一共被减少了25.8万!
虽说统计数据经核实后经常会有“上修”或者“下修”,但劳工统计局对这两个月的美国就业数据的下修幅度之大令人咋舌,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缘故。笔者原本对美国就业数据的统计和公布方式还颇为赞许,因为它比较及时和细致,不仅会每月公布,而且还分门别类。不料现在突然爆出上述新闻,令笔者大跌眼镜,对美国就业数据乃至其他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产生严重怀疑。事实上市场也因此而非常震惊,消息公布后美国三大股指当天立马出现大跌。
然而,这对于特朗普来说似乎是一个“天赐良机”。因为美国官产学三界皆十分重视就业数据,甚至将其置于GDP增速之上。而美联储此前之所以坚不降息,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这大半年来美国的就业数据看似表现不差,加上通胀数据也比较平稳,因此宁可等一等、看一看。如今,5、6月份的就业数据竟然出现如此“塌方式”的下修,可视为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特朗普的降息要求岂非因此而“底气”倍增?
一直在“虎视眈眈”的大统领果然抓住了这一机会并迅速采取行动。不过,他对准的行动目标不是美联储和鲍威尔,而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宣布立刻炒掉该局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指责她出于“政治目的”操纵月度就业报告。所谓“政治目的”,他是指这位局长系前任总统拜登任命的,而且之前在大选期间为了帮助民主党一直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
没错,鉴于5、6月份的就业数据出现如此之大的“落差”,这位局长难辞其咎,严重损害了统计局的权威性,让人怀疑之前的就业数据是否也有很大的“水分”。上一次出现如此大幅度修正还是在新冠疫情初期,如今疫情早已过去,此番又是缘何呢?但是,特朗普对她的罢免以及激烈指责也招致了一系列的“逻辑问题”——
其一,如果这位局长的罪名确是“弄虚作假”,是否意味着这几年包括今年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远比数据所显示的要糟糕得多,现任政府是否应该来一场“倒查”运动以正视听?
其二,特朗普怪罪于统计局长,究竟是嫌她把前几个月的就业数据说好了还是说坏了?如果是嫌她“说好了”实际上没那么好,这倒是与大统领的降息主张在逻辑上是相一致的:就业状况如此糟糕,当然应该降息以刺激经济,而不应像美联储现在这样“按兵不动”;但如果是嫌她“说坏了”,逻辑正好反着来:既然就业情况很好,为什么还要降息呢?
其三,此事不仅关系到就业的真实情况,还涉及到特朗普挑起的全球性“对等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利弊得失。这里面同样有一个悖论:如果“特氏关税”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振兴,那么,就业数据就应该是向好的,而不会“下修”得这么多,特朗普的上述罢免之举还算合理,但他的降息论却失去了现实支撑;如果“下修”后的就业数据才是真实的,罢免那位局长自是理所当然,且不论她是否有“政治目的”,至少在其治下统计数据前后出现如此之大的“落差”,也属严重的失误,特朗普的降息要求也就有了合理性,但反过来他的“对等关税”政策则被证明对美国经济有害无益——至少从就业情况来看已是如此。
综上,要么就业状况良好,证明大统领“领导有方”,但他的降息论是错的;要么就业状况糟糕,他的降息论是对的,但他的“对等关税”却是错的。两者必居其一,总统先生,您要哪一样?
有分析认为,近几个月美国就业情况之所以变坏而没有变好,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被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给弄懵圈了,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投资和招工。笔者认为,此种“前路不明”的心态也正是鲍威尔领衔的美联储不敢降息的重要原因。说实话,鲍威尔可能是对的,对在没有贸然行事;也可能是错的,错在“贻误战机”,对“特氏关税”之下美国经济的走向还心存侥幸。但不管是对错,始作俑者都是特朗普本人,因为正是他的“对等关税”将世界包括美国的经贸格局搅得大乱,让市场失去了方向,难以用以往的常识和经验作出判断,所以很多国家包括企业和个人都像美联储那样奉行“一动不如一静”的对策。
话说回来,接下来美联储究竟会不会降息呢?笔者认为,从上述美国就业数据的大幅“下修”来看,降息已有了一半的依据;另一半则要看美国的通胀走向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一次的联储议息会议上,已有两名委员投票赞成降息0.25个百分点,与不主张降息的委员之比为2:9,据悉这是美联储内部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这么“多”的不同意见。以此来看,美联储离降息恐怕不远矣。
然而,果如此岂不将从反面证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非但没有“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让美国经济出现大麻烦了吗?……这就是笔者所说的这位大统领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逻辑悖论”。(未名日记8月4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