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牒”与“终极三问”——
美国总统特朗普至少有一点无人能及:只要他还在位,全球媒体就不愁找不到“头版头条”。近日大统领的言行再一次“惊世骇俗”。据央视等媒体报道,在他的主导下,美国日前就解决俄乌冲突抛出了一份“28点计划”。笔者在凤凰网上看到该计划的全文。正如很多分析家所指出的,这份计划几乎完全是先前俄罗斯方案的翻版,有些条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估计连俄方也没想到会如此“天上掉馅饼”,比如要国际社会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部分领土拥有主权,接纳俄加入G7集团而使其重新变成G8(当初就是由于俄占有了乌克兰所属的克里米亚而被“踢出”G8),将分阶段取消美西方此前对俄方的一系列制裁,意为欢迎俄方回归“国际大家庭”,等等。
当然该计划最核心的要点是要求乌克兰将整个顿巴斯地区交给俄罗斯,包括要乌方承诺永远不加入北约、削减乌军规模至60万、不得拥有远程打击武器等内容,而这些正是俄罗斯一再申明的停战条件;作为“交换”,俄乌及欧洲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美欧将对战后的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总的来看,正如有评论指出,基本上等同于乌克兰的一份“投降书”。
更有甚者,特朗普还声称乌克兰必须在11月27日即西方的复活节之前同意执行这份计划,否则美国将停止对乌军援和情报合作。用特朗普的原话来说,那就让你们(指乌克兰)继续战斗下去吧,意思是美国将甩手不管(其实早先他就这么表示过),乌克兰受到的损失将会更大。有人算了一下,这已经是这位大统领半年多来第四次针对俄乌冲突所下的“最后通牒”,只不过此次的“最后通牒”是发给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特朗普所提出的“28点计划”是在仿效之前美国解决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的“20点计划”。笔者猜,大统领的想法是:既然先前我的“20点计划”取得了成功,现在解决俄乌冲突的“28点计划”也将会奏效。
然而,且不说以哈冲突实际上并未真正结束,以色列不仅仍占有加沙地带的过半土地,还时不时对非以军控制区发起攻击,而哈马斯武装也仍在对以军进行零星的袭扰,加沙和平的前景依然扑朔迷离;但不管怎样,以哈双方还是在表面上接受了特朗普的“20点计划”,完全是慑于特朗普手里“有牌可打”:以色列虽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也深知在中东乃至世界处于孤立状态的自己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因而不敢公开忤逆大统领的旨意;哈马斯更不用说了,本身就被以军打得“七零八落”,停战显然有利于自己“喘口气”,以期保存实力、重整旗鼓。可是,以哈与俄乌这两场冲突没有多少可比性,俄罗斯不是以色列,而乌克兰也不能等同于哈马斯,何况其背后还有欧洲在力挺。大统领这是想“快刀斩乱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解决。
诚然,当前乌克兰正处于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一方面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攻势不断加强,据报道乌军原来所坚守的顿涅斯克要冲“红军城”已岌岌可危,眼见得有可能即将“陷落”;另一方面,乌克兰内部爆出高官贪腐的大丑闻,且涉事官员为乌总统泽连斯基的亲信,严重削弱了泽氏的威信和乌方的军心、民心。眼下的乌克兰可谓“内外交困”,泽连斯基借用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说,乌克兰正处在“至暗时刻”,承认面对特朗普所发出的“最后通牒”,乌方正面临极为艰难的抉择:要么失去领土和尊严,要么失去“关键伙伴”(指美国)。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强力施压要求乌克兰接受他的“28点计划”。这是不是大统领的“蓄谋”笔者不知道,只知道现在乌克兰和泽连斯基的确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但为今之计,笔者认为泽连斯基还是应该“沉住气”,先将特朗普设定的11月27日之前必须表态这一“最后通牒”应付过去再说。要看到,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21日表示,已收到美方提出的“28点计划”,认为可以作为和平谈判的基础,但需要对计划的所有细节进行实质性讨论。笔者觉得,普京在总体上当然欢迎这份明显对俄方有利的计划,但也不会“照单全收”,因为该计划中至少有两点俄方是不会满意的:一是要求在战事胶着的乌南另外两州即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俄乌双方沿当前的接触线停火以冻结战事,可是这两州也早被俄罗斯宣布为自己的“新领土”,普京会甘心它们的“不完整”吗?二是计划提出要从俄罗斯被美西方(主要是欧洲)所“扣留”的近3千亿美元的外汇资产中拿出1千亿美元用于乌克兰的重建(讽刺的是特朗普的计划中还与其语境很“违和”地称所产生的收益一半要归美国,“商人总统”的吃相实在太难看),实际上相当于要求俄罗斯对乌克兰给予某种“战争补偿”,这恐怕也是俄方不会答应的,因为依据逻辑:既然你间接承认了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否则何以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那就应该将那些俄境外被扣的外汇“完璧归俄”,拿出1千亿美元实属于理不通。最重要的是,看到特朗普又一次大转向倒向自己一边,且如其再次强调的乌克兰已“无牌可打”,俄方当然要趁机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但也正因为如此,笔者觉得普京的说法对泽连斯基化解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也是一个机会,理由是:既然俄罗斯说“28点计划”还需要进行“实质性讨论”,凭什么就要乌克兰在11月27日前就做出抉择?乌方当然也需要讨论、商量。实际上乌克兰和欧洲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虽不敢直接硬刚特朗普,但也都说需对该计划进行修改乃至要推出“替代方案”。
那么,这大半年来特朗普调停俄乌冲突未建寸功,此番为何如此急吼吼而全力施压乌克兰?笔者之前在谈论他关于加沙冲突的“20点计划”时曾调侃说他“立功心切”,这句评语对他现在的“28点计划”及其对乌发出的的最后通牒”仍然适用。显而易见,在解决俄乌冲突的问题上,大统领从最初的“就地停火”到现在的“压乌助俄”,其立场翻来覆去反转了那么多次,不难看出他真正的想法是冲突结束得越快越好,至于其它包括什么领土、主权、战争责任追究等等都是次要的。大统领“追求和平(立功)的这种心情或可理解,但若按他的这一行事逻辑,当年二战前英国另一位臭名昭著的首相张伯伦之行为也就是无可指摘的了。
“28点计划”出笼之后,乌克兰自不必说,欧洲包括美国国内的舆论场一片批评之声,不知道是不是压力太大,抑或觉得自己如此对乌克兰的态度确实有点过了,据央视报道,昨日特朗普又改口表示,“28点计划”并非是给乌方的最终方案,但又称“不论用什么方案,我们必须让它(战争)结束”。这便是了,此计划是美国单方面提出,既未与乌克兰和欧洲商议,就连受益方的俄罗斯也说要详加“讨论”,凭什么你就对乌克兰下了这样的“最后通牒”?不过对于大统领的随时改口,人们也早已见惯不惯,多来一次也毫不奇怪,只是再次验证了特朗普完全是在“拍脑袋决策”,而他的身边人全是一帮唯唯诺诺者。
不过笔者还是要对俄乌冲突的相关各方重申早先曾提出的“终极之问”:一问乌欧,假如特朗普真的对乌断绝军援和情报共享(需知之前他就曾这么做过,如今也很有可能故技重施),你们凭自己的力量,在欧洲不出兵的前提下,能否抵挡得住俄罗斯的攻势?如果抵挡不住,那将会怎样?二问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打了快四年,到现在仍未全部拿下早已被俄方宣布为“新领土”的乌东南四州,接下来还准备要打多少年?就算经过近两年的苦战终于拿下了“红军城”,如果乌克兰后面仍坚决不肯投降,接下来又当如何,难不成一直要打到乌方“灭国”?三问特朗普,无休止的反转证明您就是个既无是非也无立场之人,如果此次真的要与乌克兰和欧洲“恩断义绝”,未来您还能当成所谓自由世界之“老大”吗?抑或从此只能缩回到美利坚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此,对于您这样自认为的“天选之人”,会甘心吗?(未名日记11月24日)
0
推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