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读文笔记:“以旧换新”能行多远——

在野村证券任中国区“首席”的陆挺先生是笔者较为关注的经济学家之一,近日读到他发表于财新网的文章《政策如何提振消费》,其中所谈也引起笔者的思考,随手做了几篇简短的笔记。以下为第一篇。

陆文指出,中央将“大力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益”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项任务,并着手处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关键症结。笔者注意到,在过去的2024年,“以旧换新”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政策抓手,实际上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陆文认为,在新的一年里,“以旧换新”的拉动效应会衰减,不可能持续提振消费

陆文回述道:2024年8月初,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地方;同期商务部等七部门还发布通知,提高了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补贴标准。接下来2025年政府还可能会加码对“以旧换新”的资金支持。但陆先生认为“以旧换新”的效果今年将会显著衰减。

此话怎讲?他分析了几点原因。一是由于消费耐用品本身的特征,“以旧换新”带来的销售增长一般不可持续。笔者也有同感,比如消费者换购新汽车后,几年内都不会再换,而且“以旧换新”的总量是有限的,不大可能将存量的旧车全部换成新车。因此陆先生预判:在第一波刺激之后,后续刺激的效应会快速衰减;同时,2024年“以旧换新”后抬高了比较基数,使得2025年的同类消费额更难有显著增长;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以旧换新”带来的脉冲式需求是临时的,不代表趋势性的未来,因此也未必会增加投资和提高员工工资。

笔者知道,经济学有“边际效应递减”之说,“以旧换新”大概也脱离不了这一规律。不仅如此,陆先生还认为“以旧换新”从全社会福利分配来讲隐含了某种不公平,盖因“耐用品的以旧换新政策对收入稳定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群最为有利,但对处于社会底层群体的帮助非常有限,因此实际上有可能扩大贫富差距”。听来也颇有道理。

以此来看,“以旧换新”只能是一种短期的刺激政策,从长期来看,要扩大居民消费,关键还是要增加他们的收入。正像有些学者所指出的,严格而论“刺激消费”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消费其实并不需要“刺激”,居民口袋里的钱充裕了,自然会拿出来消费。

那么,怎样增加居民收入呢?陆先生认为,首先要稳住楼市。这又该如何理解呢?下篇再谈。(未名日记1月2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17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