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精兵简政:“减人”与“减薪”——

笔者在知乎网上看到一位作者署名为“清酒半栩”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工作效率已大幅提升,理论上这应当导致公共部门人员的减少。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数量不减反增,这一现象与技术进步的初衷背道而驰,也加重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

文章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精兵简政”不仅是政府改革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到:北京大学教授贾庆国在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大规模裁减“非必要”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建议。

笔者记得,“非必要”词语的流行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最常见的说法是“减少非必要出行”,如今第一次看到“非必要”的词语还能用在此处,不禁有点哑然。据介绍贾教授指出,现如今存在着许多非必要的单位和人员,特别是一些行业协会、学会等机构,这些单位在国家公共福利开支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和精简,将会对国家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清酒半栩”的文章引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国家财政供养的人数已达到7141万人,相比1998年的3843万人增加了3298万人,增长率高达85%(还不包括编外人员),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此作者提出了“精兵简政”的主张。

读过《为人民服务》这篇名著的人都知道,“精兵简政”这一建议最早是在延安时期由一位叫李鼎铭的地方士绅提出的,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以笔者的理解,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李鼎铭先生“精兵”的说法是一个比喻,主要指的是精简“非必要”的机关工作人员。而吾国历史上真正的“精兵”也是有的,最著名的莫过于邓小平力推的“百万大裁军”。今天重提“精兵简政”,也是主要指精简公务部门的人员数量——上引的数据表明,如今我们“吃皇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精简的必要性无需多言,尤其是在当前财政吃紧、地方债务积重难返的背景下。

可是但凡精简之事,向来是“知易行难”。“清酒半栩”的文章也分析了其难处所在,简而言之:其一,这将增加就业市场的压力;其二,可能会导致公共服务的短缺和质量下降;其三,如果补偿措施和安置工作做得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这些难点确实都是可预见的。不过文章作者还是“勉为其难”地提出一些设想:比如减少各级人大、政协的工作人员,合并或精简一些社会组织,优化地方政府的设置,让即将到龄的人员提前退休,对精简人员提供激励他们自主创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扶持,等等。笔者觉得从政治角度看,最大的难点恐怕还是在于“精兵简政”是否会影响社会的“维稳”。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减薪不减人”。最近看到《环球时报》前总编、现为著名自媒体作者胡锡进先生的一篇文章,谈及一些地方部门“减薪”以后的相关问题,从一个侧面证实公务员“减薪”已不仅是一个政策建议,也已在现实中出现,明天的“未名日记”将转发此文,以供参考。至于企业部门迫于经济形势早已在实行,端的是“既减人又减薪”,有的企业高管还带头大幅减少自己的薪资,如据财新网报道,曾经的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集团因资金面吃紧、盈利能力随市场大势下滑而走低,公司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及监事会主席解冻自愿将自己的月薪减至税前1万元人民币,减薪幅度大得令人咂舌,如郁亮之前的税前年度薪酬在1100万至1300万元之间,税后经济利润奖曾一度高达2200万元左右。这也算是企业高管们在“以身作则,共克时艰”。

笔者亦是退休之人,无论是“精兵简政”还是“减薪”都已与己无关,因此深感自己这篇小文只是在“隔靴搔痒”,或者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对于当政的决策者来说,此事涉及全局的调整和统筹,即便难度很大,你若不面对、不解决,它也仍然在那里摆着。(未名日记4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1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