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打越有钱?他俩都这么说——
战争会助推经济增长吗?听起来这个问题似乎不符合人们通常的认知,但最近笔者看到有两个国家的大佬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一位是俄罗斯总统。据凤凰网转引路透社报道,普京日前在莫斯科的一个商业论坛上表示,美西方因俄乌冲突而对俄罗斯经济采取的制裁和隔绝,正在帮助俄罗斯成为新的增长中心,而西方已经落后。他称今年俄罗斯的GDP将增长3.5%,从2022年的萎缩2.1%反弹,现在“已经高于西方制裁之前的水平。”
无独有偶,另一位大佬也持此观点,只不过他说的是美国。据观察者网报道,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表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理由是“我们提供的军事援助百分之九十实际上都花在了美国的制造商和制造业上,为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我们自己的经济带来了更多增长。”布林肯称这是一个“双赢选项”,所以美国需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
这两位大佬的说法让笔者想起了有些经济学家曾经提出过的“破窗理论”,即:如果打碎了一块窗玻璃,将会产生新的GDP,因为你需要购买一块新的玻璃来按装上,而这块新玻璃由厂家制造、商家销售,这样既刺激了生产,又刺激了消费。类似的还有一种“挖坑理论”:如果雇人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又雇人将它填平,这样也会产生新的GDP,同时还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单纯从GDP的角度看,这两种“理论”都没有错:打碎窗玻璃换一块新的以及雇人挖坑和填坑,的确都会被计入当期的GDP,因为GDP是只计产值不管收益的;但是若从社会财富的角度来看却是负的,因为对任何家庭来说,你家的一块玻璃打碎了,这是财富的损失,你得掏出钱来补买一块,可能还需支付安装费;而挖坑又补坑,所付出的劳动实际上没有创造任何财富而属于“徒劳”。所以笔者作为一个非经济学出身的普通人,向来对这两种“理论”持怀疑态度。
回到俄、美两位大佬上述关于“战争促进经济增长”的说法,从局部来看,也许不无道理,比如接到军用订单的军工企业,它们的营业额因此大涨,并且还有可观的利润。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指责美国的军工企业借俄乌冲突大发横财,让它们赚得盆满钵满,想来俄罗斯的军工企业也是如此,故而有“越打越有钱”之说,他们国家的GDP肯定也因此而有增长。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生产出的武器装备都消耗在战场上了,不仅没有创造反而损失了大量的财富,更不用说这些武器还是用来杀人的——这难道真的是件好事吗?如果是的话,人类不用干别的,成天都在打仗,社会不就会“越打越富”了吗?显然,这样的推论是荒谬的。
不用说,两位大佬之所以会这么说,自有其另外的考量。对俄罗斯而言,必须要为对乌克兰发动的这场战争找到一些正面的成效,尤其是普京已宣布将再次竞选下届总统;而对美国政府来说,当前的援乌资金已消耗殆尽,亟需说服国会同意批准拨出新的资金来继续力挺乌克兰,情急之下,布林肯竟然也搬出了所谓的“双赢论”。诚然,如果成功获得国会批准,美国的军工企业会继续接到大量订单,继续大发横财,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政府资金的投入,到头来不还是得由美国的纳税人来买单吗?他们最终又能获得什么回报?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无休止的战争史,在可见的未来,战争仍将继续存在,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聪明物种的莫大悲哀。这且不去说它,但无论如何,总不能愣是把一件坏事说成是大好事吧?……与这种“战争有益论”相反,笔者一直在想,如果人类能学会“和平共处”,各国都停止所有的军备扩张和竞争,将节省下来的巨额军费用于改善民生,如此,人类的生活水平岂不是会比现在大大提高?……
当然,这不过是笔者的一个梦想。(未名日记12月13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