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起“中毒”事件引发的故事。——

笔者近几年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超过了国内事务,一来前者的“故事性”要强于后者,二来评说的难度却小于后者。最近在俄、德之间发生的一件事,就让笔者觉得很有“嚼头”。——

据《环球时报》报道,8月20日上午,俄罗斯反对派活动人物纳瓦利内在俄托木斯克机场的咖啡厅喝完茶后乘机飞往莫斯科,途中开始感到不适,他的团队怀疑他被“下毒”了。德国方面闻讯后表示愿意把纳瓦利内接过去治疗。起初俄方拒绝了德方的这个请求,但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通过最高层面采取了“迂回战术”,她给芬兰总统尼尼斯托打了电话,尼尼斯托随后致电普京,询问是否可以将纳瓦利内转运到德国治疗,普京回答说没有“政治障碍”。俄总统网站后来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于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纳瓦利内于8月22日从俄搭医疗包机降落在柏林泰格尔机场,并从那里被德国联邦国防军的重症监护车运到柏林夏里特医院。据德方主治医生说,纳瓦利内是否中毒还需要时间诊断。目前纳瓦利内在该医院“有安全保障”的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

笔者见此报道心生三个问题。第一:在欧盟乃至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友好的,最近还因两国合作的“北溪—2”项目而遭到美国的反对和制裁威胁。在这种背景下,默克尔明知纳瓦利内是俄罗斯的反对派人物,为何还提出要把他接到德国治疗?难道不怕为此得罪普京吗?

笔者自问自答:这也许再次证明了默克尔的多面性——既有独立、坚毅的一面,又有人道、柔情的一面,有时甚至为自己的“理想主义”不惜付出政治上的代价。比如前些年她力主德国打开大门接纳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乱国家的大量移民,为此引起德国国内许多人的不满,致使自己的支持率下降。而对待一些国家的“反对派人士”,默克尔也向来不惮于表示对他们的善意。

第二:既然如此,默克尔此次为何没有直接打电话给跟她关系不错的普京,而要行此“迂回战术”呢?据德国《图片报》分析,默克尔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给人留下干涉俄国内政的话柄,同时也不想让普京产生被直接施压的印象,默克尔行动的座右铭似乎是:不要激怒普京。笔者同意这一分析,这也正是政治家善于博弈的高明之处。默克尔这样做等于给双方预留了“台阶”:如果冒冒失失地直接打电话给普京提此要求,万一被拒绝,对双方来说都会很尴尬。

第三:普京为什么会同意德方的要求开了“绿灯”?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简明:鉴于之前在英国等地曾多次发生俄罗斯叛逃间谍中毒以及俄国内反对派人物蹊跷死亡的事件,引起西方国家对俄政府的怀疑和指责,普京可能觉得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此次正好借同意纳瓦利内转院德国治疗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同时也给足了默克尔面子,表示了对德方的信任。

据此笔者认为,纳瓦利内应该不会是被人为“下毒”,否则以德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大概率能查得出来,精明如普京,不可能“傻”到把“证据”拱手相送。

然而就在笔者写下上述文字后,又见有外媒说这个故事的“剧情”再次出现反转。只是未见吾国媒体对此有进一步的报道,为谨慎起见,笔者还是“到此为止”吧。就这,还不知能否发得出来呢。(未名日记8月30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7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