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转发:《普京的抉择与结局》——

【笔者按:本文原载凤凰网,作者仝麟阁,笔名“沉思的托克维尔”,前财经记者、现任某投资公司董秘。笔者之所以转发此文,主要是因为看到作者在文中谈及普京的“接班人”问题,是笔者之前亦有所思的。的确,历史上所有的“强人”强则强矣,终究难逃“生命有限”的自然规律,因而“接班人”问题是他们共同的“命门”所在,普京自然也不例外。作者认为,俄罗斯前总统梅德维杰夫或是未来最有可能接替普京的人选。笔者也觉得,从梅氏的经历看,他是最有资格充当这一角色的,毕竟当年他曾经跟普京玩过震惊世界的“二人转”,可见普京对他的充分信任;而且梅氏是当今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不知为什么,普京不是该党的首脑,甚至可能不是党员,也许想藉此凸现自己的个人权威和掌控力),同时梅氏还担任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主席是普京),最近又被普京任命为俄联邦军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主席也是普京)。在当今俄罗斯政坛上,梅氏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又比普京小十来岁,看起来确像是普京“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笔者还注意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梅氏在各种场合和社交媒体上屡出惊人之语,其态度甚至显得比普京还要“强硬”,大有不把乌克兰彻底灭掉绝不罢休的姿态,这与本文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他在早先临时“顶替”普京担任一届总统期间所显示的所谓“亲西方”倾向可谓截然相反。当然也不排除他是故意做给普京看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的经验证明,在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往往“左”比“右”更安全,也更让最高领导人“放心”。由此也许可以窥见梅氏似乎有意在为自己未来的“接班”在做铺垫。

不过“接班”之事,往往不到最后关头难见“真招”。何况普京之前已经通过修改法律为自己继续执政铺平了道路,以此推算他甚至可以在下届大选中又一次出马胜选总统并一直干到2036年。尽管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最近称普京还没有就届时是否参与大选作出决定,但普京每次在选前都是这么说的。所以普京的进退,要到明年即2024年大选前夕才会见分晓。一般来说,大权独揽的统治者极少会甘心主动退位即便是“垂帘听政”,而对普京来说,此事最大的变量不在于别的,正是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

 

随着冬季的到来,俄乌战争进入了短暂的僵持阶段。在拿下赫尔松后,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西郊展开了拉锯战。这证明俄军仍有不容小觑的军事存在,而并非处于溃败阶段。

在哈尔科夫被解放后,普京意识到去乌克兰现政权的可能性已渺茫,唯有孤注一掷在乌东地区保存战果,才能让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1、

目前,仍有数十万俄军沿卢甘斯克到赫尔松的狭长防线列阵以待。在过去乌克兰收复红利曼等战役中,战线过长导致兵力分散是俄军失利的重要原因。而当下的俄军将领克制了胃口,将兵力更加集中且不断修筑工事,给乌军的推进带来了不少麻烦。

然而,我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俄乌的趋势没有改变,俄军被赶出乌克兰只是时间问题。无论在战略资源、作战人口、军队素质和士气上,俄军都看不到希望,正如普京所言,俄罗斯在对抗的不是乌克兰,而是整个西方世界。

无论是近期泽连斯基访美后得到的百亿美元军援,还是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要将俄罗斯逐出安理会的倡议,都代表着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经济和军事资源流入乌克兰,而普京能找到的盟友则是屈指可数。

今天的俄军尚有一战之力,俄乌战争不会很快结束。但在可预料的大势之下,普京将不得不做出一些抉择,并接受不同选择下的结局。

一个政治人物的选择空间,和其所拥有的实力成正比。我和一些朋友的看法稍有分歧,我认为现在的普京还没有走到死局,他还有足矣压制国内反对力量的嫡系部队和核威慑能力,至少现在还不是普京权力生涯的至暗时刻。

12月27日,普京、梅德韦杰夫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发出迄今最明确核武威胁,称必要时俄罗斯可用核武器,保卫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的果实,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我的看法是,如果普京的目标是存续,而不是同归于尽,是不会使用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那意味着绝对的终结。但有种情况例外,就是美国要强行去普京政权,那结果都是死,不如用核武器拼一下。

所以,如果普没失去理智,美国也不寻求强行去普京化。当下俄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实力尚存之时,用一场胜利作为谈判筹码,体面地结束俄乌战争。这并不意味着既有的战果可以保存,因为乌克兰无论如何都会收复领土,对于一个没有经济发展负担的穷国而言,这只是时间问题。

 

2、

然而,这决定也不是能轻易做出的。俄罗斯人可以接受一个穷兵黩武的暴君,却不能接受一个战场上的失败者。显然多数观察家都低估了俄国人的好战性,在经历近一年的制裁后,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当然也和开放边境,大量俄人出逃有关)。

能执政这么久,普京摸透了俄国人的心理。两股最重要的力量对普京的满意度最高:一是经济最发达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二是俄罗斯族民族主义者。对这两类群体征兵的网开一面和资源倾斜,使大城市的反对声较初期明显减少。

而那些偏远地区,尤其是通古斯少数民族,则因为过于贫穷和信息不对称,甚至将牺牲和国家补助当成一种荣耀和差事,普京打造的“大城市人出报酬,穷地方人出血酬”的战争组合有效地应对了内外压力。

这就是为何俄罗斯能在全球制裁中坚持。一位朋友讲,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更接近19世纪,领土扩张所带来的荣耀感远胜于经济增长带来的享乐。俄罗斯人能接受停水停电一个月,却不能接受战事的失利,这也是俄国内各路媒体敢批评战事,却不怎么报道民生的原因。

这种民族气质当然给“体面”地结束战争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我的观点依然是:只要普京的军事力量尚存,如何结束战争依然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比如,俄政府可在一场胜利的战役后,单方面宣布已完成占领区的“独立改造”,单方面宣布占领区为xx共和国,并逐渐撤军。

毕竟,俄方已经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将占领的地区,宣布为“实控领土”,反将乌克兰定义为侵略者,这样的戏码未必不会重演,普京则并非一定会兑现尼古拉二世的结局。不过时间窗口不等人,前线军力迟早有耗完的一天。

此外,国际舆论虽然不站在俄罗斯这边,但希望结束战争的可合作对象还是存在的。以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短期内无法缓解,中国在俄罗斯的长期投资,让中德成为了唯一可能的调停者。

但目前调停的难点在于:俄罗斯的国内压力和美国寻求对普京政权的瓦解。前者是一个技术问题,后者则取决于美国民意愿为瓦解俄罗斯当前政府付出多大成本,如果普京能确保对国内政局的掌控力,自然是不用担心的,毕竟还有核弹作为终极武器。

此外,美国国会也有不少反对无限制支援乌克兰的声音,这些声音自然也不会支持拜登花费巨大的成本将俄现政权瓦解。甚至有种声音认为普京政权的存续更有利于美国,因为即使普京可以在俄乌战场体面退出,国内也将会引来权力的乱局,最终有可能直接多民族的俄罗斯。

 

3、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美国或欧洲是否能接受一个拥有普京的俄罗斯,但普京近期的表现,证明了他还有一个备选方案,即推举一个能被西方接受,且有能力保护自己安全的接班人,这个人就是梅德韦杰夫。

12月26日,久未重用的梅德韦杰夫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军事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这基本等于将梅德韦杰夫火速提拔为俄领导层内第三号、甚至第二号人物。当然,在“旋转门”时期,梅德韦杰夫本来就是普京之下第一人,但时过境迁,他重新进入了核心圈。

这意味着什么?虽然梅德韦杰夫在战争爆发后,屡屡发表惊人言论,甚至不乏核威胁。但总体来看,其任总统的四年里(2008-2012)是西方对俄罗斯最满意的四年。不只因为梅德韦杰夫相对普京更柔和的对外形象,还有其较为市场化的经济政策。

普京虽在政治理念上与梅德韦杰夫有所分歧,尤其是在市场和寡头问题上。但总的来说,师出同门的二人的确有一起分享权力的经历,这让普京足矣对其放心,不会在交接之后被梅出卖给西方。当然,在权力场上一切皆有可能,但普京的选择并不多。

综上所述,普京凭借其军事存在,依然可以对国内外的反对势力形成威慑,而这种威慑会随着事件的推移逐渐消失。普京必须尽快做出抉择,在俄乌战场体面地脱身,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安全的位置。这里每走一步都凶险异常,但至少还不是绝路。

现在的俄乌战争已经进入了疲劳期,参与的各方势力都愿战争早日结束,而这个抉择的权力,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幸的是,近期中、德、美、俄有增强沟通的迹象,未来的局势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凤凰网。未名日记1月11日转发)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0篇文章 8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