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执政近八年、创下首相任期最长纪录的安倍晋三,日前因健康问题宣布辞职。有评论认为,安倍在位期间最大的政绩之一是他实施的“安倍经济学”,一度曾使日本经济复苏的时间长达70多个月,尽管现如今已被新冠疫情彻底打断。(界面新闻)

应该承认,所谓的“安倍经济学”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有一事不明:“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使得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的贸易逆差显著缩小,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也曾走出反弹行情;然而,为何却未能帮助达到其核心目标——2%的通胀?据介绍,从2013年到2019年,日本的实际通胀率仅在2013年、2017年达到或超过2%的水平,其余时候多在1%以下徘徊。

诚如有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如此激进的货币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本人口老化、产业外移、竞争力下降等深层次问题,反而使本来就已经居于高位的政府债务率节节攀升。数据显示,至去年8月日本政府的债务率已高达253%,位列全球第一。今年遭遇新冠疫情,政府支出更是有增无减,饶是如此,日本的通胀率仍未达到2%。

货币超发必会带动通胀上升,这是笔者所知道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条定律,也是人们所公认的一个常识:票子多了就会发毛。为何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呢?实际上不止是日本,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无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日本只是尤为激进而已,然而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通胀却始终处在低水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以至于一些专家如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胀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成为主要的问题”(见笔者8月25日微博《这个世界再无通胀之忧了吗?》),言下之意似乎是各国可以继续放心大胆地高速转动印钞机。

笔者为此找到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那些超发的货币都流到资产领域去了,遂使得日本、美国的股市持续上涨。而在吾国,由于股市“不争气”,资金更多地流向了房市,所以吾国的房价无论是涨幅还是上涨持续时间都甚于其它国家。

然而,这样就能完全解释货币超发为何没有导致通胀同步上升了吗?笔者对此存有疑虑。但是又找不到其它的理由。在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内,似乎也未见有经济学家对此给出能说服人的见解。

安倍已经辞职,“安倍经济学”却给世人留下了这一“悬念”,成为当今学界的一个理论难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货币超发必会吹大经济泡沫,而泡沫的膨胀不会是无限的,因而货币政策也不可能永远宽松下去。等到有一天迫于通胀压力银根不得不由松转紧之时,或许就是经济泡沫破灭之日。(未名日记9月3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5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