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莫非我们“冤枉”了野生动物?——

从7月22日大连新增一宗本地病例以来,短短几日该市的新冠确诊病例已增至数十宗,其中近八成是凯洋海鲜公司的员工及家属。据大连市政府通报,在凯洋海鲜的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的样本中,发现多份样本核酸检测呈阳性。目前,样本已上送国家、省疾控中心进行基因测序,与已知病原基因进行比对,以确定病毒来源。这些样本究竟是由确诊患者污染,还是因海外进口的海鲜产品中携带病毒,加工人员接触病毒后被感染,目前尚不得而知。财新网的报道说,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再到此次大连凯洋海鲜,海鲜水产行业似乎在疫情的出现和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时间,海鲜成了新的最大“嫌疑犯”。而在此之前,笔者记得专家们普遍认为野生动物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只是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看来,虽然疫情已发生大半年,全球感染病例攀升至千万级,死亡人数几十万,但科学家们仍然还没有厘清新冠病毒的真正来源。就拿吾国来说,近期在北方一些地区发生的本土病例,其传播源头也没有找到。

财新网上还有一个“迟来的消息”:早在1月15日,香港派往武汉了解疫情的专家组回港后通报疫情时曾透露,当时确诊的41宗确诊病例中大多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工作,主要售卖水产海鲜并非野味。而吾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5月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则透露,1月时从武汉提取的动物样本中并没有检出病毒。

如此说来,“野生动物”竟有可能是被“冤枉”的?!现在种种证据似乎将新冠疫情的源头或是重要传播节点指向了海鲜水产。但让人纳闷的是,学界曾普遍认为海鲜、水产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同据财新网报道,今年4月,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内的全球16个机构曾在《亚洲渔业科学》上联合发文,言之凿凿地称,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包括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两栖动物在内的水产动物。

不仅如此,笔者觉得,如果经过冰冻处理和长途运输的海鲜成品也会附带新冠病毒,那么,它还会牵出这样两个关联问题:一是原来说病毒附着于物品上的存活期只有几小时,最多一天,如今这个结论还靠谱吗?是不是病毒在冷冻状态下的存活期要长得多?二是最近在吾国发现疫情的地方,之前已有几十天乃至上百天未曾有过本土病例,何以突然间又有新病例出现呢?这期间病毒又藏身于何处?如果说隐藏在患者体内,那样的话岂不证明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远远不止两个星期?

笔者基本上是个“科盲”,以上所说,只是出于常识,对当前新发现的疫情产生了一些不解之惑。实际上若细究起来,关于新冠还有一些“可疑之处”。比如对于是否存在“超级传播者”,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和确凿的案例;又比如对于病毒是否能通过空气而不仅只是飞沫传播,专家们也未有定论。正因为还存在诸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笔者认为吾国对新冠病毒所采取的“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围剿措施也许是唯一正确的对策。惜乎大多数国家,碍于其制度和文化,却做不到这一点。

笔者丝毫没有责怪医卫专家之意,只是再次感叹:新冠病毒这个人类之敌,实在是太狡猾了。我们打的,只能是一场“持久战”。(未名日记7月3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4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