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大国政府“一切向钱看”——
笔者之前曾有文指本届美国政府在特朗普的统治下呈现出明显的“企业化”倾向,房地产商出身的他正在用商人的思维和方式来制定和推行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通俗地说就是“一切向钱看”。笔者发现自己的上述判断近日又有了一个新的“证据”。
据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在3月18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特朗普随即又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1个小时的通话,除了向乌方通报“双普通话”的内容,特朗普还专门提到了乌克兰的电厂包括著名的扎波罗热核电站,认为美国可以帮助乌克兰经营这些能源设施,称美国若拥有它们的“所有权”,将为乌克兰的能源基建提供“最好的保护”。这与之前他要求乌克兰向美国出让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做法如出一辙。
据报道经过“2·28”的白宫争吵后,美乌可能将很快签署矿产协议。但是对于特朗普要求拥有乌电厂包括核电站的“所有权”,泽连斯基直截了当地表示这些是乌克兰的国有资产,乌方欢迎美方参与经营,但不会向美国出让“所有权”。笔者闻讯不由得想,如果自己是泽连斯基,也许会这样回复特朗普的提议:扎波罗热部分地区包括其核电站现今被俄军占领,如果美国能够帮助乌克兰拿回控制权,后续事宜可以再谈。未知这样说特朗普将如何回应?
实际上特朗普提出上述设想在俄乌战争仍在继续的当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说此话暴露了他的“贪得无厌”。如上所述,自“2·28”他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发生争吵后,乌克兰方面已做出让步,准备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也许特朗普还想“得寸进尺”,进一步染指乌克兰的能源设施特别是核电站。但正如笔者所指出的,扎波罗热部分地区包括核电站已被俄军占领,就算乌克兰答应转让给美方,特朗普又如何能从俄罗斯手中拿到“所有权”呢?
对于特朗普的上述提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拥有乌克兰能源设施能“震慑”其他方,防止它们对这些设施发动袭击,声称“美国有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历史”,乌克兰与美国达成的将不止是经济协议,也是对乌的“安全框架”。但任谁都可以一眼看出,特朗普无意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提出这一要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美国“赚钱”。实际上他上任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对外政策,无不围绕着这一主旨,近乎疯狂的高关税措施,觊觎巴拿马运河、格陵兰群岛乃至加拿大的资源自不必说,施压欧亚盟友提高国防开支,其实质也是要向它们收取更多的“保护费”。至于对乌克兰的政策之所以发生大转变,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嫌过去拜登政府对乌援助太多,美国太“吃亏”,故此一方面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它作出让步向俄罗斯妥协,另一方面又想用矿产协议来捞回美国的“损失”。这还不够,现在又开始瞄上乌克兰的电厂和核电站,其“吃相”实在难看。
更有甚者,据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前两天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还表示,他之所以坚持要与俄罗斯打交道,是因为俄罗斯“领土比中国大,有非常宝贵的矿产”。——呵呵,难不成他还想要俄罗斯也向美国“转让”这些矿产?随后他又重复了“乌克兰花了美国很多钱”等论调,同时抱怨称欧洲援助乌克兰的金额比美国少,“希望欧洲支付与我们相同的款项”,真当是眼眶里除了“钱”就没别的了。
吾国有句成语,说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话还是针对商家说的,而政府乃一个国家的公权力机构,更不能一门心思“钻进钱眼子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居然如此“唯利是图”,连笔者这样的旁观者都有点替它难为情。但特朗普看起来毫不在乎,也许在他看来,这正是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不二法门。
关于美国政府的这种“企业化”,近日笔者又看到一个例证。据新浪财经引华尔街见闻报道,由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这半年来把精力都放在“辅佐”他的主子特朗普,以至于“荒废”了特斯拉的业务,其销量和股价都出现大幅下跌。为此他的“小伙伴”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电视镜头上公开呼吁,称特斯拉的股票现在“便宜得不可思议”,呼吁投资者积极买入,并称马斯克是他见过的“最值得押注的人”。有评论当即指出,政府高官如此为一家特定商业公司背书的例子前所未有。实际上特朗普本人稍早前就用买入一辆特斯拉轿车的方式力挺马斯克,可见他领导下的这届美国政府完全不避讳“官商勾结”。
众所周知,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内以“推特治国”而著称,此番二进(白)宫后,更以“商人治国”闻名于世。当今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一切向钱看”,另一个是“一切向地(领土)看”,如此下去,让笔者不由得想起据王昶先生近日撰文(笔者上周末曾转发)介绍,曾在晚清任内阁中书的梁巨川向他的儿子、北大哲学讲师梁漱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只是他问此话是在百余年前,历史背景大不相同,但一个多世纪过去,这个问题看来仍然“有效”。(未名日记3月25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