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又见“适度宽松”之随感——

129日,最高领导层召开了可能是今年内的最后一次会议,就明年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新的表述。从字面看,比较吸引笔者眼球的主要有两条:一是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说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高层会议的表述向来是“微言大义”,上面这两句话堪称“重于泰山”,引起国内外政经界的高度关注,经济学家们自然争相给出解读。在笔者看来,重中之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盖因这是十四年后的再度出现。

往事弗远。十四年前,正值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汹涌来袭,吾国也受到很大的冲击。笔者记得,2009年的一季度,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外需锐减,GDP同比增速从过去的平均两位数急剧下降至6.1%,虽然与今天相比这个增速不算低甚至还略高,但在当时堪称是“断崖式”下跌。为此管理层毅然宣布将货币政策罕见地转向“适度宽松”,与之相配套的是同时推出著名的“4万亿计划”,并就此打开了地方举债的闸门,主要投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这一政策的重大转向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在最初的一年内,GDP增速曾重新拉回到接近两位数,尽管此后逐渐减慢,货币政策表述也转为常规的“稳健”,但吾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是肉眼可见的,至今已跃居世界最先进行列,与此同时我们的广义货币总量(M2)也已增至300万亿,是十四年前的六倍多(2008年的M247万亿),高居全球第一。

对于这一时期的宏观政策及其利弊得失,中外经济学家的看法有褒有贬,更准确的评价也许要过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得清楚。当下的问题是:为什么十四年后“又见‘适度宽松’”(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语)呢?笔者虽是外行,在浏览拜读专家们的分析后亦有自己的几点思考。简述如下:

其一,首先当然是当前的经济形势所然,这个不用多说,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宽松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都是为了防止经济的进一步下滑。

其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自然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套,因为在当前的收支状况下财政政策若要“更加积极”,就需要发行更多的债券,提高赤字率,也就是说政府手里需要有更多的钱可用,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因此货币政策必须“适度宽松”。

其三,以上两点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应对经济衰退的应然之举。然而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虽然“更加积极”和“适度宽松”的说法并非首现,但与十四年前相比,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善,或者说这方面的投资已相对饱和,所以有一个钱往何处去的问题。也就是说,除了夯实基础设施的一些薄弱环节,还需要有其它的投资选项。

其四,从理论上看,经济学有所谓“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意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某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额外产出会逐渐减少。未知这一规律是否也适于当下。毕竟,这是时隔十四年后的“又见”。

其五,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的九项重点任务,首当其冲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似乎是改开以来的首次,比如去年的中经会也提出九项任务,第一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二项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今年的中经会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第二项。不要忽视上述次序的重新排列,这表明高层决心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实际上这也是过去的一年里许多经济专家的共识,看来他们的呼声得到了领导的首肯。当然,如何促销费、扩内需,还要有能落实、能见效的具体措施。

  先说这些,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未名日记121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12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