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刺激是有代价的”——
香港电影《无间道》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为人所熟知,说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用同样脍炙人口的一句西谚来比喻,则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据第一财经报道,日前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举办的一场公开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对他之前提出并引发市场热议的“10万亿刺激计划”作出回应称,重点并非是“10万亿”,而是“为了稳定经济,有必要采取短期刺激措施”。刘世锦进一步解释说,刺激是有代价的,所以要用“刺激加改革”的办法,花钱建新制度,为中长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不可或缺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
“刺激是有代价的”——刘先生此言可谓振聋发聩。其实正如本文开首所引的两句俗语,原本是一个常识。可是笔者发现人们常常忘记了这个浅显的道理,甚至包括很多专家。在他们看来,花大钱“刺激”乃促进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每逢有此类政策出台,便为之欢呼雀跃,全然不顾刘先生所说的“代价”问题。
经济为什么需要“刺激”?显而易见,是因为经济出了毛病。一个健康发展中的经济体是不需要“刺激”的。就像人生病了才需要医治一样,所谓“刺激”政策,就是为有毛病的经济开出的“药方”。生病了固然不能讳疾忌医,但是不要忘记,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正如刘先生所说,“刺激是有代价的”。
观察现代经济史,各国所谓的“刺激”手段,无非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扩张,说白了就是“透支+花钱”,或是用来堵各种“窟窿”,或是用来“垫底”,以免经济停滞不前乃至出现“溃退”,严重影响民众生活和国家安全。所以,当经济出现问题尤其是大问题时,实施“刺激”政策必须要“快、准、狠”而绝不能“轻描淡写”。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刘世锦先生前不久大胆地提出了在两年内实施“10万亿刺激计划”的设想,引起市场的普遍关注。
但是,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刺激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是什么呢?从过去几十年各国的实践看,主要就是央行“放水”、政府举债,从而大量增加流动性,以救市场的燃眉之急,防止经济出现塌方式的灾难。现代经济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高度联通,某些区域出了大问题,很容易会波及全局。以美国为例,当年就是由于房市出现次贷危机并迅速蔓延开来,竟然形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彼时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联手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巨量的流动性,从而令美国经济躲过了类似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这被视为“救市”的成功案例,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后来还因其俗称为“直升机撒钱”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十分巨大,集中表现为公共债务的猛增。又加后来发生新冠疫情,经济再遭沉重打击,美国管理部门又故技重施,再度释放大量流动性,令经济避免崩塌,乃至今时貌似出现了不错的增长。但是也要看到,美国不仅在前两年发生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公共债务亦已高涨到35万亿美元,相当于两百多万亿人民币!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这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隐患,之所以现在还没有“爆雷”,全仗着美元在世界的霸王地位在支撑。但是未来美国政府如何偿还这笔“高耸入云”的巨额债务,谁也不知道。
据介绍,在过去的二十五年内,美国联邦债务占GDP的比重从约40%上升至接近100%,增加了近60个百分点,且预计未来三十年还将成倍增长。而在刚结束的2024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如此大规模的年度财政赤字在美国历史上经济扩张时也不多见。有投资家担心此次大选后美债市场可能会出现“明斯基时刻”,称“金融危机可能酝酿需要几年,但爆发就在几周内”。
笔者说这些并不是反对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毕竟危机当前,应该先尽力争取让经济“止跌回稳”,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只是想借刘先生之言,提醒任何刺激政策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人类社会需要反思的是,为何这样的事情会一再重演,以至于“刺激”似乎已成了常态。从根本上说,经济危机的发生不同于自然灾害,前者是人类行为“合成谬误”的结果,必须用人类行为来加以矫正。未来我们在“刺激”并支付“刺激”代价的同时,更应该减少错误的发生,否则一次一次地叠加,终将会“积重难返”。(未名日记11月12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