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真的是“越打越富”吗?——
大凡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不仅会造成兵员乃至平民的大量伤亡,也会严重损耗国力。这原本是个常识,比如现在的乌克兰就是这样,但是好像它的交战方是个例外。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年半,此前笔者见有报道说俄罗斯似乎“越打越富”,不仅经济仍有增长,财政状况也相当不错。当时笔者就颇感疑惑,以前惟听经济学有“破窗理论”或称“挖坑理论”,意指有些破坏性或者无用的行为也能产生GDP,难道现如今俄罗斯的实践证明战争也有此功效?
近日见界面新闻报道说,由于劳动力市场吃紧和消费需求强劲带来的通胀压力,再加上卢布贬值,俄罗斯央行日前将关键利率上调100个基点至8.5%,增幅超出预期。这是俄央行一年多来的首次加息。
报道回顾说,去年2月,俄罗斯央行曾紧急将关键利率从9.5%提高至20%,以抵消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的制裁,当时卢布一度暴跌至1美元兑137卢布的低点。笔者也记得,后来普京下令所有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外方必须用卢布支付,此举立竿见影,短时间内将卢布汇率拉升回到战前的水平。不过好景不长,现在卢布又在贬值,而通胀则反向走高,迫使俄央行不得不由之前的降息改为加息。由此证明,不管怎样经济规律终究还是要起作用的。
报道指通胀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最近随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被派至前线,再加上民众持续外流,俄罗斯国内的劳动力供应减少。俄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国内需求的增长超过了扩大生产的能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劳动力资源有限。”声明称这加剧了持续的通胀压力,而今年卢布的贬值更是明显推高了通胀风险,显然这将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学家预计,未来几个月俄罗斯的CPI将大幅上升。俄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也承认近来“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称“人力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卢布走弱,价格压力一直在加剧。”她表示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息。
与此同时,报道指与俄乌冲突相关的支出给俄罗斯国库带来了压力,政府财政严重亏损。由于油价下跌以及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不得不折价出售石油,今年上半年俄政府的能源预算收入与去年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今年迄今卢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约18%,成为今年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据俄央行称,瓦格纳武装叛变期间,俄罗斯人提取了1000亿卢布(约合11亿美元)。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赤字,俄政府表示将增加债务,削减开支。据官方的塔斯社报道,俄财政部副部长奥克拉德尼科娃日前在议会上院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将增加债务,这是一个无望的局面……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支出正在增长,我们必须支持经济……支持军事集团。”
这恐怕才是战争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真实面貌。毫无疑问,作为冲突的另一方,乌克兰要比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由于战事主要在乌克兰的领土上进行,且不论GDP损失,乌方的人力资源损耗肯定更甚于俄方,而前者的人口本来就只及后者的几分之一(笔者认为这是乌克兰最大的弱势所在)。但俄罗斯的损失也不可小觑,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来形容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眼下俄乌冲突已经明显趋向长期化,如此战争最终比拼的还是经济实力。问题在于乌克兰虽然被炸得满目疮痍,但它的后面毕竟有美西方几十个国家给予支援(不仅是武器装备),长此以往,俄罗斯“独木难支”,其国力恐将每况愈下。笔者不仅要问:普京发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就算不论道义问题,仅就经济得失来看,是否值得?
令人遗憾的是,庞大的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即使明知其结果“既损人又损己”,竟然无人能够让它停下来。都说AI人工智能有可能摆脱人类的控制而危及世界的安全,然而就这场俄乌战争来看,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还是人类自己。故此至少从眼面前来看,人类首先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防止极少数人乃至一两个“寡头”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将成万上亿的群众拖入万劫不复的战争泥淖——惟愿俄乌冲突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属于这种性质的战争。(未名日记7月26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