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史诗级加息”的前因后果——

美联储近期的加息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今年以来已连续加息六次,其中有两次加息50个基点,有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合计为400个基点,堪称史无前例,所以有人称之为“史诗级加息”。笔者记得早先“史诗”一词似专用于褒义,如今语词涵意随着时代变迁也发生变化,无论好事坏事,只要规模够大、够“刺激”,人们统统都称之为“史诗级”。

凡事皆有因果。美联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史诗级加息”举措,究其缘由,是因为过去二十年施行了“史诗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回顾历史,远者弗论,克林顿时期美国的财政尚有盈余,但自小布什任内接连发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花费银子无数,美国政府为此债台高筑。再加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冲击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两场“史诗级危机”更是让美国财政支出无度。为了替政府填窟窿,美联储不得已接二连三地推行“量化宽松”政策,迄今美国政府负债已超过31万亿美元,相当于“透支”了美国一年半的GDP总量。货币政策如此无限扩张,最终必然会引发高通胀。于是美联储只好使出“史诗级加息”欲加以遏制。

然而经济运行规律有其“惯性”,多年“量化宽松”堆积起来的通货膨胀,不可能用“史诗级加息”在短时间内就能将它压下去。实际上加息了大半年,美国的高通胀迄今未见掉头向下,不少专家预计可能要到明后年才见出成效,而如此激进的加息对美国经济的负面作用却已显现,导致其衰退的概率越来越大。但用吾国经济学家滕泰的一句评语来说,“显然他们等不及了”(财新网)。

美联储为何“等不及”了?笔者猜度,大概是受到国内民意怨声载道的压力所致,美国政府为此不堪重负,特别是面临中期选举,执政的民主党选情不妙;而这种压力必然也会传导给美联储。虽说联储一向自诩秉持所谓的“独立性”,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受影响也是难免的。

记得不同于其前任伯南克“直升机撒钱”的主张和实践(讽刺的是伯南克今年还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鲍威尔继任美联储主席后曾顶住时任总统特朗普的压力,不肯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美国股市;然而新冠疫情袭来,美国政府防疫不力,经济和民生遭受沉重打击,为此拜登上台后接连推出多轮刺激政策,据称投入资金多达数万亿美元,鲍威尔自然也挺不住了。再加美联储心存侥幸,一度以为依照过去的“经验”即使放松货币政策通胀也不会涨得太高,或者即使走高也会很快回落,终致酿成今日之苦果。

尽管美联储深知如此高频加息可能会促使经济衰退,但对决策层来说,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是先顾眼前再说。事实上所谓的“政策”,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的产物,少见有顾及长远利益而谋动者。盖因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联储,其官员都是有任期限制的,故此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更看重短期效果。这也许是任期制这枚“硬币”的另一面。

简单梳理美国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前因后果,可见俗话说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所言不虚。实际上不同于那些自然灾害,回看历史上的历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无一不是“前人种果,后人品尝”,皆为政策失误叠加所致,归根结底还是“人祸”。这也许就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在笔者看来,所谓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本质上都是人类“自作自受”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同将权力对经济的干预限于最低程度,也就是恪守斯密所说的“守夜人”的职责。因为权力者虽然有时可能“做对了”,但更有可能“做错了”。而一旦做错,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殃及众生。上述美国货币政策的失当,不过是其中的一例而已。

今天是美国时间中期选举的投票日,很多分析家预测民主党或将沦为国会两院的“少数派”,原因在于选民们不满于当前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自然要归咎于当政的民主党政府。其实回溯以往二十年,共和党执政时在滥发货币高举债方面也不遑多让,只不过拜登上任后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依然沿袭了这一政策,直到今年通胀飙升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才“幡然醒悟”,推出力度空前的“史诗级加息”。但如果选举结果正如分析家们所料,那么对他们而言,与其说是“等不及”了,不如说是“来不及”了。且等选举揭晓吧。(未名日记11月9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