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后基建时代”如何保增长(之五)——

笔者在之前的“系列小作文”中讲到,无论从经济规律还是从实践看,如滕泰先生文中所言,吾国如继续沿袭以往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来保经济增长,不仅难有空间,而且已呈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故此必须转换发展思路,扩大消费以刺激内需。本篇笔者想说一下投资与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应该承认,就拉动经济增长而言,投资的作用更为直接。因为凡有投资下去,不管效益如何,都能转化为GDP。有所谓的“破窗理论”,喻指打破一块窗户的玻璃,再换上一块玻璃,就能产生新的GDP;也称“挖坑理论”:在地上挖个坑再将它填平,也能产生新的GDP。看似“戏说”,实际所言不虚。而消费之所以能拉动经济增长,说到底是因为能刺激投资,否则的话就只是在消耗财富而不会创造新的财富。

然而无论是“破窗”还是“挖坑”,其所增加的只是GDP数字而不是真正的社会财富。由此可见,GDP只是一种统计方式,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财富,因为它将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包括所投资金、产生的盈利乃至亏损和浪费都“一股脑儿”计算进来。这就如同看一家企业是否赚钱,主要不是看它的产值,而要看它的盈利;如果企业的盘子很大,却赚不了几个钱甚至赔钱,它的经营显然就是失败的。对于GDP也应作如是观。

投资的确能“立竿见影”地拉动GDP增长,可以说没有投资就没有经济增长,但不等于任何投资都会创造社会财富,只有能创造赢利的投资才是可持续的。前面讲过,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质,其直接盈利性较差,虽然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甚至可以适当超前,但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不能当作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主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故此,说“投资保增长”没有错,但必须要厘清是什么样的投资。

而消费就不一样了,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是间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盖因消费刺激起来的投资,一般都能盈利,因为制造出来的产品卖得出去,此为“有效投资”。吾国近些年强调经济要从速度型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简单地说就是投资有效益、有盈利。

从这个角度看,大凡民营企业的投资,一般都会自觉地追求投资的有效性即盈利性,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国有企业的投资虽然也想追求赢利,由于它还肩负服务社会的公共责任,不可能完全以“赢利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更是如此。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在“后基建时代”,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虽还可以适当增加,但难以充当作保增长的“主力军”,而应将扩大消费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更进一步地看,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包括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偏离这一目标,重投资而轻消费,这就成了单纯的“GDP主义”。(未名日记2月8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