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控两大风险,唯有做“减法”。——
据财新网报道,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日前在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发出警示:当前全球经济的复苏有两大风险值得高度警惕,一是通胀风险,二是债务风险。
肖钢表示,目前市场对通胀上行并无分歧,分歧在于这一轮通胀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对于第二大风险即全球债务风险,肖钢援引国际金融协会(IIF)的监测结果指出,去年全球债务增加了24万亿美元,达到创历史记录的281万亿美元,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355%,亦创历史高点;今年一季度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更是进一步上升到360%,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肖钢称“可以说现在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不过从报道的内容看,他似乎没有具体谈及吾国通胀和债务的问题及前景。
笔者认为,通胀高企、债务猛增,说到底就是经济出现了较大的泡沫,根本的原因在于“钱印得太多了”。果如此,依据逻辑反推可知,要想降低这两大风险,也只能在“钱”字上做文章,即减少无节制的印钞,严格财务纪律,坚决实行“优胜劣汰”的规则,让市场得以“出清”。但这势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放慢GDP的增长速度,因为当前全球疫情之下看似还不错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用日趋增加的流动性和债务“托”起来的。
肖钢认为,在通胀和债务风险叠加的新形势下,要在恢复经济增长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这当然是对的。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好比一架秤盘,要想求得平衡,就要减少过重一头的砝码,维持两头现有的重量显然是无法取得平衡的。当前“通胀和债务风险叠加”,说明杠杆已然过高,唯有降低杠杆即减少流动性和债务,舍此别无平衡之道。
至于能不能做到这样的平衡,那就要看决策者们的取舍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像民间谚语所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不可能既要经济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又要降低当前的通胀和债务风险。在笔者看来,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或许才是最大的风险所在。(未名日记8月4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