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PPI与CPI:井水不犯河水?——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吾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涨幅较3月加快2.4个百分点,创2017年11月来的新高;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较3月回升0.5个百分点,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

人们习惯于把CPI视为“通胀指数”,若以此为准,0.9的CPI同比涨幅尽管已是连续三个月上升的结果,但仍可谓“微乎其微”,离过去几个月一些经济界人士所担心的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似乎还很遥远。

但是且慢,为何同期的PPI涨幅却如此之高? 有专家指出,PPI增速超预期回升,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铁矿石、有色金属连续刷新纪录。一方面国内外需求加快复苏,而资源生产国产能扩张缓慢,使得供需偏紧;另一方面在全球货币大宽松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成为流动性炒作的重要领域。

好吧,就算是这样,也难以解释两者的涨幅差距何以如此之大。既然工业品的出厂价在不断上涨,为何它们的市场售价却只是“微涨”?难道是下游企业出于“好意”,宁可自己亏钱,也不忍心让消费者多掏腰包?这似乎有悖于正常的市场逻辑。

对此,又有专家认为,下游行业竞争充分,价格全面上涨的概率不高,上游行业如此高的增速缺少真实需求支撑,当前的PPI涨幅已近“强弩之末”,预计将在二季度创下阶段性高点后逐步回落。

这样的解释让笔者将信将疑:且不说凭什么认为上游的竞争不及下游“充分”,如果上游PPI价格的高涨“缺少真实需求支撑”,属于流动性过甚之下的炒作所致,那么,为何下游的CPI却不受影响?难道PPI与CPI是“井水不犯河水”,前者的价格涨得再多也不会传导给后者?

实际上据报道,受原材料涨价影响,4月电冰箱、电视、笔记本、自行车等消费品价格均出现上涨。服务业价格明显回暖,油价也持续上涨,推动4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既如此,为何CPI却只涨了那么一点?

又见有专家解释说,近期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气温回暖推动果蔬供给增加,推动肉类与蔬菜类价格下降,从而对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形成了“对冲”。 如果这一解释是成立的,那么它恰好证实了笔者一直以来的一个疑虑:我们的CPI统计样本中,肉类果蔬是否占有过大的权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食品价格指数”(笔者曾戏称为“猪指数”)?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吃的当然很重要,但这句话是农耕社会的经验总结。如今是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早已不是只要能吃饱饭就很满足、如果还有肉吃那就觉得很幸福了。现时在大多数居民家庭里,非食品类产品的消费包括用于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有一种概念叫“恩格尔系数”,指的是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该系数越大就越贫困,反之亦然。随着吾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据估算“十三五”期间,吾国的恩格尔系数从2016年的30.1%降至2019年的28.2%。 可是,为何我们的CPI统计,还是偏重于食品类呢?更不要说提起来会让很多人无语的高房价了:有不少专家呼吁应该将其也纳入CPI的统计中。果如此的话,我们的CPI涨幅,还会只有这么一点点吗?

笔者认为:要么彻底改革CPI的统计方法,使它能真正反映关系到百姓平常生活的物价水平的变动;要么从此以后别再“假装”自己是“通胀指数”了。(未名日记5月13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7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