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李先生:口误?吹牛?泄密?——

在业界颇有名声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日前惹了件“祸从口出”之事,因其在一次创业者峰会上表示,曾在早期帮助旷视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图和蚂蚁金服等合作伙伴,让他们拿到大量的人脸数据。此言一出,引发网友大量围观,纷纷质疑人工智能企业对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保护。

事发后,相关企业急忙澄清。蚂蚁金服表示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旷视科技称不掌握也不会主动收集终端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李开复则连夜向几家公司道歉,说自己是“口误”。

笔者并不了解真相,但从媒体报道的内容看,李开复的解释很难让人相信。按常理推测,要么是他“说漏了嘴”,要么是他当时在“吹牛”,唯独不大可能是“口误”。而“吹牛”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为他早就是个名人,似乎没有这样炫耀的动机,况且还说得“有鼻子有眼”。

众所周知,大数据里有商机。正因为有利可图,在当今的互联网科技领域,泄露、滥用客户隐私早已是普遍现象,私售相关数据牟利的案例时有所闻,笔者对此甚至用不着去“查证”,因为自己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几个推销电话,实在不胜其扰,干脆见到陌生号码就一律掐掉。可以断定,推销者是通过某种渠道弄到了有关信息。

记得前年有一位互联网大佬公然宣称,“很多时候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当时也曾引起人们非议。其实国人未必真的愿意如此“交换”,但如今只要你在网络上接受某种服务,就必须要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更不要说那些非法的窃取。借用那位大佬的话,你不愿意也得愿意,除非你“自绝于”网络。

关键之处在于:互联网上的私人信息权属至今是笔“糊涂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录得的用户数据,其“产权”归谁所有?是企业还是客户?现行法律在保护客户的私人信息方面似也“有心无力”。更不用说连公权力部门的某些运作也依赖于这些“大数据”。

这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人类似乎还没找到有效的办法来破解这一难题。在此之前,也许吾等平民百姓真的只能无奈地像那位大佬所说的,不得不用自己的隐私去“交换”便利性了。笔者甚至悲观地想象:也许有一天,“隐私”这个词语也终将消亡?(未名日记9月19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