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少盖些房子,多种些粮食。——

新浪财经日前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新近的一篇文章,文中说:现在我最关心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生存的问题,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甚至是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条件下,我们的生存问题。例如,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粮食、石油等基本战略物资?

老实说这也是笔者所关心的问题,前几日曾写过一篇题为《疫情若难止,全球“停摆”到几时》的博文,只不过笔者的那篇博文主要针对域外国家。现今看到余先生此文,颇感他说出了笔者心中所想但未敢直言的担忧:一是粮食,二是石油。

余先生在文中说:商务部最近已经表示吾国有足够的粮食,这是好消息。但是他表示还是有点不放心,因过去粮库造假的故事我们听说过不少。现在能不能进行一次全国粮库的大调查?彻彻底底地用高科技手段看看我们的粮食到底有多少,能坚持多长时间。

在笔者看来,粮食的问题或许还不是很大,自当年邓小平力主推动“包产到户”以后,吾国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接连很多年粮食丰收,再加上吾国一直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因此基本上还是能够自给自足的,除了少数农产品需要进口的数量比较多,比如大豆。记得前年中美贸易战激战方酣时,笔者曾写过一篇微博,戏称“从今天起炒菜时少放点油”。所幸去年年底两国终于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吾国承诺将多进口一些美国的农产品,大豆自然是其中的主要种类之一。未料天有不测风云,今年遭逢新冠疫情来袭,中美关系又有些紧张起来。正如现今领导所强调的,吾国的“饭碗”还是要端在自己的手里。若未来进口减少,大不了少搞些房地产、多种些粮食,少吃点细粮、多吃些粗粮就是了。尽管这样GDP增速可能会下降,但“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还是要排在首位。

与粮食比较起来,石油问题恐怕更突出一些。盖因吾国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又所需甚多,别的不说,吾国的汽车拥有量据说马上就要超过美国。但美国由于页岩油的开发,已成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不仅完全可以满足本国的消费还有余力出口;而吾国的石油有近七成需要进口。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笔者一直认为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在吾国的海军力量壮大到可以跟美军在诸如马六甲海峡等远洋的“咽喉要道”可以一较高下之前。 据余先生介绍,2019年吾国进口石油5亿吨左右,他说一旦石油供应中断,我们油库里的石油能够支撑多久?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油库可以存足够多的油?又问中国是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为了保证能源安全,我们是否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解决煤炭的清洁利用问题?

作为经济学家,余先生作此“未雨绸缪”的考虑自是应该的。前一阶段沙特跟俄罗斯为疫情期间石油的减产问题“掐架”,导致国际油价暴跌。这对吾国来说,短期看是个好消息,因为可以趁机低价进口大量石油以作战略储备;长期看还是有隐忧的,因为石油毕竟是稀缺性很强的大宗商品,若价格过低肯定不正常,很容易造成后市的大起大落,对吾国这样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来说,油价还是相对稳定一些为好。不过最新消息说沙特与俄罗斯已就减产问题达成协议,尽管减产数量不及市场预期,但对稳定国际油价而言总还算是个利好。

余先生在文中还讲了一个“题外”的故事:北约轰炸期间,塞尔维亚之所以坚持不下去,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自来水系统被炸,没办法冲马桶了。他感叹说:现代城市生活就是这么脆弱。

笔者觉得,正如吾国民间有句俗话所说,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麻烦在于有些问题一旦激化,人们的非理性情绪一起来,用钱也未必解决得了。所以,粮食问题也好,石油问题也好,都应该争取将其限于“用钱可以解决”的范畴之内。

希望如此。(未名日记4月1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2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