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财新网报道: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日前表示:“许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讨论大规模新基建投资上,而我认为决策层的关注点应该更多放在就业和中小企业方面。” 马先生的话说到了笔者的心坎上。

新冠肺炎疫情对吾国经济的冲击之大,有目共睹。现在情况正在逐渐地好转,在坚持防控、继续救治新冠患者的同时,该是把重点放到恢复经济正常运行的时候了。

然而早在半个月前,笔者就看到媒体上不时刊登一些投行经济学家的文章,力主推出“新基建”,称这是弥补疫情给经济造成的损失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并受到一些媒体的热捧。据央视报道,“新基建”的内容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等。

笔者当时就想,怎么又是“基建”?而且还是“新基建”。难道除了“基建”,专家们对于恢复经济就没有别的招数可想了吗?

什么叫“恢复”?恢复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复工复产,包括一些原来已在建设中、因疫情不得不停下来的一些基建项目。 现在复工复产八字才有一撇(很多地方复工率虽然蛮高但复产、复能产能率却较低),“老基建”还没做完,何以又提出什么“新基建”来了呢?

且不说基建是不是吾国“稳增长”的不二法门,也不说在复工复产真正得以全面复能之前,还有没有余力来搞“新基建”。从当前的情况看,复工复产受到的主要阻碍,一是许多地方的封路、隔离措施还没有完全撤销,人和物的流动不畅,二是人们(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和员工)因受疫情的伤害还“心有余悸”(现代心理学叫作“创伤应激综合症”),难以做到像疫情爆发之前那样全身心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特别是那些需要人群集中作业的产业,全面恢复生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新基建”之说在逻辑上存在一个大漏洞:“新基建”现在若上马,难道就不会像“老基建”那样存在上述障碍了吗?难道“新基建”全都是“人工智能”操作的?

马骏先生表示,中小企业是几亿员工的雇主,今年上半年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由于资金链断裂被迫关闭的压力,而中小企业如果大规模裁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基建可能要花许多钱,但基本都是投在资本密集型的项目,在创造就业方面的效果并不好。

马骏还强调,今年夏季将有80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而很多往年招聘新人的企业现在都在削减招聘计划。 他指出,“大规模基建投资可以很快提升GDP增速,但这个GDP速度的数字对老百姓来讲意义不是很大。”他称,现在财政资源很紧张,应该把钱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真正有效地解决民生和就业问题。

马先生的这番话不但说到了笔者的心坎上,也说到了点子上。 “新基建”云云,还是省省吧,就算要上,也是疫情过后的事情。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如何全面、真实地复工复产复能,先把被耽误的订单以及“老基建”完成再说。疫情冲击之下,财政当然要加大支出力度,但如马先生所说,要重点用于解决民生和就业。

真不知道那些“新基建”论者是怎么想的。笔者注意到,这其中有的论者之前还是“新周期”论的首创者(所谓“新周期”,是指吾国经济将很快将回到过去那样的高增长周期),后来被事实打脸后却闷声不响了。如今改头换面又抛出了“新基建”论,同时又强调自己是“首创者”,仿佛不是在献计献策,而是在“抢沙发”。(未名日记3月13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