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杀医”凶手们的戾气从何而来?——中国医师协会12月25日针对民航总医院医师杨文遇袭身亡一事发布声明,指“呵护生命的医师无辜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谴责已无法表达我们愤怒的情绪。”笔者想起鲁迅先生用过的一句词语“出离愤怒”。此类事件屡有发生,不管凶手有何种理由,行凶杀人为天理所不容。正如中国医师协会的声明所称,“医师在呵护众人生命健康的同时,谁来保障医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受伤害,这点要求本不应成为问题,却一再发生惨案,这是为什么?”实际上早在五年前,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委发出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现在看来仅是下发“红头文件”难以阻止此类案件的发生;而《刑法修正案(九)》虽也已将“医闹”入刑,但杀害医师显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医闹”。声明希望“能有一张安全的网罩在每一位医护人员身上,防止他们受到伤害。”那么,如何为医生们设置这样一张“安全网”呢?给每家医院的每个诊室配备警察或保安?看起来成本太高难以做到。吾国一直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现实生活看起来却离“和谐”相去甚远。诚然,任何国家都难免会有凶案发生,但杀害救死扶伤之医者的案例却鲜有所闻,为何在吾国却似乎已经不算是“新闻”?笔者为此深感悲哀和无奈。曾有学者指当今社会“戾气”太重,那么,这种“戾气”究竟从何而来呢?(未名日记12月28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6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