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夯实这两大产权才能确保“长治久安”——

自然资源部部长日前宣布,我国已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消息甫一传开,立即引起坊间热议,不少人解读为这可能是房地产税即将推出的信号。

对此揣测笔者倒不以为然。实际上吾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启动,如今官方只是宣布“全面实现”而已。诚然,这是开征房地产税的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马上就将推出。不论其它,单从目前吾国房地产业的不景气来看,此时推行房地产税显然不是个好时机。尽管笔者一直认为这是个好税种,完全应该用它来取代现行的“土地财政”,但兹事体大,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笔者之前曾有多文议过此事。这里想谈的是由此联想到的吾国产权改革。

自改开以来,吾国经济实现腾飞,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地推动产权改革是一大重要的促进因素。其中的道理可用古人的一句话来概括:有恒产方有恒心。这主要体现在城乡两个方面。

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农民获得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而且长久不变。这无疑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一举解决了吾国几千年都未能解决的“吃饭”问题。如果说改革开放是转变吾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那么,“包产到户”则是改开的先声。在城市,居民也拥有了所购房屋的使用权及其交易权,房产成为城市居民最大也是最牢靠的资产。

尽管上述城乡产权改革并不涉及所有权:农民承包的土地(包括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城市居民房屋下的土地所有权仍属国有;但即便如此,这两大改革还是奠定了吾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只要坚持这两块产权“基石”不动摇,吾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就是可期的。

当然,我们的产权改革还有待于深化,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难以将完整的房地产权完全赋予城乡居民。从这个意义上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全面实现”,并不意味着产权改革的完成。但一个土地,一个房产,有了这两大资产的使用权,人们的心里就会比较踏实,“市场经济”也不会倒退到“计划经济”。

需知,所谓“不动产”,原意为“不可移动的资产”。从务虚的角度理解,农地和房屋的产权,也是“不可撼动”的。(未名日记5月5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217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