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幅降息,美联储如此谨慎为哪般——
财新网报道,美东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之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内。这是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12名美联储官员对这项利率决策的表决结果是11票对1票而呈“一边倒”,其对降息幅度的争议意外小于市场预期:只有由总统特朗普提名、在9月16日临场上任的新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
应该说,降息25个基点是最小幅度,属于真正的“微调”。一直在催促并力压美联储大幅降息的特朗普肯定不会满意,之前他甚至提出应该降息300个百分点,以减轻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但行内人都明白,一次性进行如此“巨幅”降息是不可能的,即便从一个周期而论,除非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否则也不大会降这么多。尽管美联储此次“微调”的同时暗示后续可能还会降息,但大概率仍会“小步慢走”。
美联储降息的步调为何如此“谨小慎微”?首先如联储声明中所称,近期美国“就业岗位数量的增速减缓”,“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有所升高”;不过鲍威尔又指就业市场目前仍处在一种“奇异的平衡”,不仅是劳动力的供应,其需求增速也在下滑。其次是美国的通胀“有所攀升,并且停留在较高的水平”。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CPI指数环比增长0.4%,是前值的两倍;同比上涨2.9%,高于前值的2.7%,为今年年初以来的最高。众所周知,控制通胀和实现就业最大化乃是美联储的两大政策目标,鉴于这两项数据正在发生变化,同时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不确定性水平依然处在高位,后续表现还需观察,故此联储委员会决定此次仅降息25个基点。
笔者觉得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不久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一份就业数据报告,将2025年3月之前一年内美国增加的非农就业岗位数量下修了91.1万个,创下史上最大幅度的向下修正,令人们质疑官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朗普一怒之下甚至撤换了劳工统计局局长。这也使得美联储的此次利率调整有些期期艾艾,宁可“微调”以等待更进一步的数据。
最后,由于鲍威尔及其领导下的这届美联储几年前曾在当时的通胀问题上出现误判,致使后来美国的CPI一度攀升至接近两位数,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暴力加息”的手段强行压制,有此教训后,鲍威尔和联储在决策上倍加小心。据报道市场原本期待美联储把这次降息视为未来一整个降息周期的起始,但鲍威尔称这次的降息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风险管控”,“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并没有那么显而易见”,这种温和的表态令股市的一些投资者颇感失望。但美联储似乎不大在乎股市的反应,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至于后事如何,只能边走边看了。美联储的成员虽然都是顶尖的专家,但也无法保证每次调控都能做到“精准施策”。实际上以笔者的观察,货币政策的调整总是有些滞后的,盖因对决策部门来说,“未雨绸缪”是一种很难达致的“理想境界”,“提前出招”所蕴含的风险或许更大。(未名日记9月22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