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事件:他不懂得“统筹兼顾”——
财新网报道:9月8日,韩国政府宣布将在与美国谈判后用包机接回近日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抓捕的韩国工人。此前ICE针对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佐治亚州的一家工厂及相关承包商发起突击执法行动,一口气抓了475名无合法身份者,其中大多数来自韩国。此事震动了国际政经界,在韩国国内更是掀起轩然大波,纷纷指责美国此举是收受韩国投资“大礼包”的同时“背后捅刀子”,与特朗普政府鼓励外企在美投资建厂的政策背道而驰。
笔者细看相关报道,说这些被抓的韩国工人的确没有在美的“合法身份”,有的未获工作许可,有的是签证过期。这让人不禁生疑:韩国企业在美建厂不在少数,而佐治亚州又是韩企在美投资的主要集中地,更何况稍早前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期间承诺增加1500亿美元对美投资,使总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之多,李在明前脚刚走,何以随即就却出了这档子“抓人”事件?
财新网引韩媒报道称,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施压韩国(包括日本)加大对美投资,另一方面又大举收紧签证,并要求“优先雇佣美国人”,这种做法显然自相矛盾。由于美国制造业长期空心化,难以找到本土熟练劳动力,故此有些韩企为保在美建厂如期完工(否则将拿不到美国政府的补贴),不得已在招用韩国工人时采取了一些变通的手段。
就事论事地看,笔者认为韩企的这种“变通”做法亦属不当,毕竟在美有无合法身份不是件小事。此前笔者曾看到有吾国专家在谈论中企“走出去”问题时指出,“出海”已是大势所趋,但也必须谨慎从事,首先要做到“合规”,即企业在外国投资建设的任何行为都要了解并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以此来看,不得不说上述这些韩企的行事确实不够谨慎,给美方的鲁莽执法提供了“口实”。实际上在此前的韩美经贸谈判中,韩方本可以在劳工入境签证方面向美方要求必须给予便利,否则就“不见兔子不撒鹰”,但不知为何韩方没有坚持这一前提条件,或许是过于迎合乃至讨好美方,没想到老美却如此“翻脸不认人”。这一教训也给我们中企“出海”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
但此事如果仅仅这么简单,笔者也就没必要写这篇小文了。俗话说“性急吃不了热豆腐”,韩企固然犯了这个毛病,其雇工行为有“不合规”之处,特朗普政府又何尝不是?重振美国制造业、吸引外资来美投资建厂的想法虽然没错,但美国产业的空心化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回暖”的?就拿劳动力来说,产业空心化的一个后果就是美国缺失与此相关的熟练工人,就算要培训,所谓“熟能生巧”,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见效。而特朗普偏偏要求外企优先雇用美国人,美国的劳动力价格又如此之高,这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需知任何企业到任何地方投资建厂都是为了牟利,如果成本高于产出价值,企业的运营就难以为继。因此这就需要美国政府在这方面“统筹兼顾”。
然而,特朗普明显缺乏这种能力。以他所谓的“打击非法移民”计划为例,美国现有的超千万“非法移民”系长期积累而成,但特朗普大有要在“一夜之间”将其清理干净的架势,为此不惜动用国家机器乃至军队沿街搜捕,还大兴土木修建羁押场所,不仅搞得美国国内人心惶惶,也严重搅乱了企业包括外企的运作和本国民众的日常生活。
回到此次“抓人事件”。据韩媒报道,特朗普今年3月曾盛赞现代汽车集团在佐治亚州建设的综合园区是“最成功的韩美投资项目”,称其为“漂亮的政绩”。然而随着ICE等联邦机构展开大规模清查非法居留者行动,这个备受瞩目的项目瞬间陷入混乱。事发后特朗普还对ICE的行动表示支持,“敦促所有正在美国投资的外国企业遵守我们的移民法”,并称“希望你们雇佣并培训美国劳动者。”
可是俗话说“甘蔗哪得两头甜”。毫无疑问,此次“抓人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韩企对美投资的积极性,也使得其他在美的外企心惊胆战。央视最新报道说,原定于今日包机回国的那些被抓的韩国工人,又因美方的原因未能如期返国。未知那位不懂得如何“统筹兼顾”的大统领又出了什么幺蛾子。(未名日记9月11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