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民营经济呈现“冰火两重天”?——

随着形势的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再次得以凸显,高层的重视自不必说,地方层面也纷纷响应,专家们表示民营企业又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不过辩证法告诉我们,一种倾向往往会掩盖另一种倾向。近日笔者在财新网读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的一个观点引起笔者的共鸣。

文章说,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投资积极性不高。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已连续三年低于1%,并且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态势。这与2012年至2021年年均投资10%增长的辉煌时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毛先生进而指出,当前民营企业投资并非整体陷入低迷困境,而是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与出口创汇型企业在政策等因素支持下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一般产业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占比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较为严重的经营困境,投资更为低迷。

毛先生的上述分析与笔者的某种感觉颇为契合。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坊间观察者,觉得当前的经济似乎存在着明显的“温差”。从宏观数据看,从媒体的报道看,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令人鼓舞和振奋;但从一些微观主体的反映看,基层民营企业和个体的经营却举步维艰。以至于笔者一时搞不清吾国经济究竟处于何种状态。

毛先生的分析解开了笔者心中的疑团。他指出,近年来在政策倾斜下,部分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展现出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和地方层面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政策举措,“专精特新”支持政策便是典型代表之一。这些政策犹如强劲的助推器,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稍早前高层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的信号能够清晰地洞察到,民营科技型企业受到高度重视,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

笔者对此也有同感。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代表作,无疑是这两年“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最近轰动全球的AI企业深度求索推出的DeepSeek、电视屏幕上所展现的日新月异的机器人产业,包括今年以来屡屡突破全球电影票房纪录的动画故事片《哪吒2》等,无不都是民营企业的创新产物。笔者曾感叹,以吾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堪称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与此同时,亦如毛先生所指出的,这几年出口创汇型民营企业凭借包括成本、技术等在内的综合优势,同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多数为行业头部企业和领先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逐渐站稳脚跟,竞争力强劲,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可是,为什么人们对经济包括民营经济还是有上述“冷热不均”的“体感”?毛先生认为,现阶段一般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深陷困境,是近几年民间投资持续低迷的主要拖累因素。他指民营经济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较大,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表现直接影响到民营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整体表现。笔者还认为,这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兴衰对就业的影响尤甚,直接会反映到社会层面。这恐怕是造成上述“温差”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科技创新无疑是经济的“火车头”,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如果把经济比作一列高速奔驰的火车,除了“车头”要先进,后面还得装载一系列的“货物”,这辆火车的运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收益。重视强调科技创新当然是对的,但在一国经济中,只有少数企业、少数人才能成为“先行者”,大部分企业和员工都还是会从事一般性行业,尽管这些行业也会从“先行者”们的科技创新中获益,然而切不可忽视它们的作用和存在。否则的话,“车头”再先进、跑得再快,倘若拉不了多少“货”,就很难实现“效益最大化”。

  笔者是退休之人,多数时候又居于乡间,不大了解微观经济的实际情况,以上所言,难免可能是“无的放矢”,只是从毛先生的文章里得到启示,觉得现在要重视并改善那些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是用上述那个比喻:“车头”跑得快,还得拉动更多的“货物”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未名日记4月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50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