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冲突停火一个,那俩咋办?——
据央视新闻引多家黎巴嫩媒体消息,以色列安全内阁11月26日晚举行会议,批准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黎以双方停火协议将于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生效。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发表声明,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笔者觉得有点蹊跷的是,黎巴嫩真主党方面对这一消息尚无正式回应,按说它是停火的另一方,既然签了协议,为何又不表态?据报道拜登在讲话中表示,黎巴嫩政府“表面上”获得了真主党的同意,听这话协议难道是黎政府“代签”的?……
希望不出什么意外。实际上在当今世界的“三大冲突”中,黎以冲突也是最具停火条件的,因为它既不像俄乌冲突那样演变成了“领土之争”,也不像以哈冲突那样,以色列的目标是要“消灭”哈马斯,对后者来说关系到“生死存亡”。黎真主党之前曾表示唯有加沙停火才会与以色列止战,但后来它搁置了这一前提条件,大概是因为真主党武装在以色列的狂攻下遭受重创,尤其是它先前的领导层几乎被以军“一锅端”;但以色列也深知真主党的实力远强于哈马斯,自己不可能将它“消灭”。加上黎巴嫩政府虽属“看守”性质,毕竟是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合法政权,美、法等国又从中斡旋,种种因素遂使黎以冲突果然在“三大冲突”中最先实现了停火。
当然这份停火协议能否得到全面、持久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未知数,不管怎样和平之门已经打开,国际社会普遍表示欢迎。接下来要看另外两场冲突是否会、会的话能在何时止战了。据凤凰网“天下事”引法新社报道,在黎以实现停火后,哈马斯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哈马斯已准备好在加沙地带达成停火协议,并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表示欢迎,指停火的障碍在于以色列。笔者同意他的话,盖因哈马斯现在处于绝对劣势,没道理不同意停火,加沙停火的障碍可能在于以色列能否放弃“消灭哈马斯”的目标。
而俄乌冲突眼下还看不到和平的“曙光”,反而因最近拜登政府临下台前松绑了乌克兰用美制远程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的限制,俄罗斯报复性地向乌克兰“试射”了新型中程导弹,并进一步加强了在乌东的攻势,昨日又大规模空袭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战事非但没有缓和而是进一步升级。
稍早前笔者看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乌冲突很有可能在2025年内用外交手段结束。如今2024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笔者不知道泽连斯基所说的外交手段是什么,最起码俄乌双方得坐下来恢复和谈吧?而现实是目前的战事愈演愈烈,看不到有停下来的迹象。也许双方都在等着看特朗普上台后将会发生什么。
据财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24日,特朗普提名的候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沃尔茨在接受福克斯周日新闻采访时透露,特朗普对乌克兰危机的升级和走向感到“非常担忧”。沃尔茨称,在各方不断升级下,俄乌前线已变成了“绞肉机”,更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他强调“我们需要以负责任的方式结束这一局面”,“我们需要恢复威慑与和平,并抢在事态升级前采取行动,而不是事后应对。”对于如何结束俄乌冲突,沃尔茨表示,“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谁会参与谈判,这会是协议、还是停战,怎么让双方坐到谈判桌前,以及协议的框架是什么。”
沃尔茨的访谈听上去似乎透露了不少信息,但仔细看来其实什么都没说,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有点意思的内容,那就是他没有提及特朗普竞选期间屡次宣称其上台后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算了,笔者不想揪住特朗普的这句话不放,毕竟政客们竞选时的放言是可以不作数的,明眼人都晓得所谓“24小时”是特氏惯有的夸张之辞。但时间长短可以不细究,目标还是既定的,问题是特朗普上台后究竟会用什么办法来结束俄乌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呢?
笔者猜不出,只晓得有两个“不可能”:只要普京还在位,要想让俄军从乌克兰撤走,那是不可能的;而要想让乌克兰同意割让部分领土给俄罗斯以换取停火止战,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泽连斯基所说,至少在法律上不可能。笔者猜度,未来俄乌冲突的结束,也许就在这两个“不可能”之间吧。当务之急是俄乌能否恢复和谈,这或许正是特朗普的“最低目标”,只要双方能坐下来谈,他就可以宣称自己取得了成功,至于能谈出什么结果,特朗普心里恐怕也没谱。(未名日记11月29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