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警惕“无盈利增长”——

当前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是否存在内卷现象的行业争辩十分激烈。据凤凰网报道,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2024年中国汽车论坛上的演讲中表示,“我们希望‘卷’这个字眼,能从中国汽车行业的字典里消失,‘卷’字一日不消,中国汽车就不会真正走遍全球”。

“卷”与“内卷”这两个词语的区别,笔者之前曾有文简述,不再赘言。梁先生的上述言论,应该是针对内卷现象。据报道,2024年上半年,吾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长率均超过30%,市场占有率达到35.2%。这组数据无疑彰显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生机与快速发展,但在繁荣的景象之下,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暗礁”——价格战。各家车企的盈利因此普遍受到侵蚀,有的甚至为负值。之前笔者看到有报道说,当下吾国众多的新能源车企,只有比亚迪一家是盈利的。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需求,促进了销量的增长,但这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竞争方式并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发展。

这有报道所举的摩托车行业的“前车之鉴”为证。曾几何时,上世纪末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风光无限的中国摩托车品牌,如今正面临“全面撤退”的严峻现实。那时国内摩企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成本压缩成为常态。在这场无休止的内卷中,产品质量与使用体验成了牺牲品。消费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并转向更为可靠、耐用的其它国家的品牌摩托车。这一转变,无疑是对中国摩托车品牌的一次沉重打击,也深刻暴露了短视竞争策略的致命弊端。同样的,此前经历过价格战的光伏产业,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前车之鉴”:据界面新闻报道,巨亏成为了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的主题,目前已经公布业绩的主要光伏企业,无一例外全部亏损。道理不言自明:当毛利率降至零以下时,厂商面临的不仅是亏损问题,更是生存危机。

诚如杨学良所指出的,“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会消耗我们的聪明才智、 道德善良与创新能力,结果就是让参与内卷的各方共同走向失败,最终因失血而共同死亡。”面对这一产业现状,杨学良认为应该研究如何走出内卷怪圈,走向健康的竞争世界,走上规范的发展轨道,指这不仅是某家汽车公司的责任,更关系到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前途命运。他将当前的汽车行业比喻为一场牌局,吉利作为参与者之一,希望所有“牌友”都能恪守规则,自觉抵制诸如偷牌、换牌、打假牌等行为,否则如果让目前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哀。

笔者认为,违规的恶性竞争行为当然为法不容,这一点毋庸多言,乃是一个市场最基本的底线。除此以外笔者还有一事不明:按说能否盈利乃是所有企业的生命线,那些宁可亏损也要卷入价格战的企业,它们又是靠什么支撑下来的呢?

首先是法纪是否严明的问题。实际上吾国的相关法律早已规定,除了对过时商品的“清仓”以外,凡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皆为“不正当竞争”;也为WTO规则所不容,经济学的名词谓之“倾销”。但是近些年来,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这条规则似已渐渐被人遗忘。记得多年以前笔者就观察到一种现象:当时在刚刚兴起的网约车竞争中,有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惜大肆发放各种打车补贴,美其名曰“炒钱”,目的就是用低价策略将其它竞争者排挤出市场,等到自己形成垄断之势后再抬高价格以牟利。这种“烧钱”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依仗各家拥有的大量“风投”,实质上是一种“资本的无需扩张”。奇怪的是当时人们包括监管部门对此却视而不见,消费者当然也乐于享受资本提供的补贴,致使此种乱象一时间竟“蔚然成风”。

但这样照搬过来解释如今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似还不够。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说当年的“网约车大战”背后有风投资本撑腰的话,现在那些宁可亏损也要参与价格“血拼”的车企,它们的背后又是谁在为其撑腰呢?……笔者怀疑,某些地方政府及其管辖下的银行,很可能有盲目支持之嫌。由于手头缺乏翔实的数据,在此笔者只能是“点到为止”。但可以肯定的是,用一句民间俗语来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凡企业皆应以赢利最大化为目标,若没有盈利乃至亏损也要拼命降价,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行为,岂不是一种“妖”状?

最近笔者有一种担忧: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经济似乎出现了一种可以称为“无盈利增长”的趋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只是其中的典型例案。无需具备多么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以人之常识来看,“无盈利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盖因企业需要利润来确保股东和员工的收入以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政府需要企业有利润来提供足够的税款以供公共性支出,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近日又见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财新博客载文说,当很多车友还在犹豫要不要购买五折宝马车的时候,目前宝马全系产品的价格均有所上调,涨幅在3万元至5万元不等。继宝马之后,奔驰、奥迪也调整了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主销车型价格都出现小幅上涨。文章的题目是“BBA退出价格战的底气何在”,但在笔者看来,它们正是没有“底气”(利润)才不得已退出价格战,遂用“提价减量”的方式来力保自己有利可图。也许真正该问的是我们的一些车企:如此疯狂地不惜牺牲利润投身于价格战,它们的“底气”何在?难道它们属于世界上可以超越市场价值规律的另一种特殊的“企业”吗?(未名日记7月2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073篇文章 5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