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在跌?多给“新政”些时间——
据财新网报道:过去的5月份,各地密集放松楼市调控政策,但截至目前成效未彰。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房地产销售和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显示,5月各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幅度持续扩大,分别下跌0.7%和1%;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再抵历史最高水平,70个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全部环比下跌,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由4月的64个增至68个,仅上海和太原两城价格环比微涨。
此消息看上去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盖因前不久管理层刚刚出台了“5·17新政”,媒体报道各地房市纷纷“回暖”,何以5月的房价仍然跌势不止?仔细想来其实不应为此“过早”担忧。
首先,“5·17”到5月末不过区区十几天,“新政”即便“威力巨大”,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立竿见影”。诚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6月17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所说,“5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她说也要看到,政策效应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所以笔者觉得吾等还是应该“稍安勿躁”,以观后效。
其次,上面说的仅是房价,销售规模怎么样呢?可惜的是统计局只提供了同比数据,指5月商品房销售规模较4月有所上涨,同比增长12.2%。而据市场机构中指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在当地政策出台后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有所上涨;特别是6月前两周,重点50城新房周均成交面积较5月增长24%。可见“新政”还是起作用的。
不过笔者认为房价才是市场冷暖的“风向标”,盖因如果价格继续下探,大部分潜在的购房者就不会轻易出手。因此还需耐心观望。
由于近期吾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出口势头较猛,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房市下行出现的“缺口”,因此一季度GDP还能有5.3%的增速,二季度估计也不会差。笔者见有经济学家已经提出房市是否开始“脱敏”的问题。所谓“脱敏”,大概是指吾国经济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于房地产,这当然是此轮调整的目标。不过现在说“脱敏”恐怕还为时过早,按照国际经验,从泡沫破裂到修复,怎么着也得有个几年的时间。而且由于欧美国家开始“围堵”,过去一段时间吾国出口的靓丽表现恐难一直保持下去,因此还是不可低估房地产下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疤痕效应”——这可不是个“小疤”而是个“大疤”,凡事将困难设想得多一些总没错。
总之对于房市,还需继续观察,过早的悲观与乐观都是不足取的。(未名日记6月24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