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与“先立后破”——
诸如笔者这样的“过来人”,当会记得一句伟人名言:说是“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在其中了。”然而人们注意到,近日召开的高层会议在设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时,少见地提到了一个新词汇:“先立后破”。对此坊间纷纷揣摩其意。有研究人士表示,虽然会议并未提到“先立后破”的具体领域,但猜测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即在未来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成型前,要更大力度地推进“保交楼”,以及在销售端更大力度地稳定房价预期。另有经济学家更是直言不讳,指“先立后破”作为政策的总基调,是为了纠偏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2021年以来被过度“破”掉的地产行业(财新网,徐高)。
高层会议提出“先立后破”的具体所指笔者不敢妄测,但以常理来看,“先破后立”与“先立后破”表面上似立意相反,实际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伟人当年解释,他说的“先破后立”中的“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言下之意此话只适用于“非常时期”;用另一位外国伟人的另一句话来解释,“具体的情况具体对待,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故此,若论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先破后立”未必可以照搬照用,联系到当前经济的实际情况,高层会议提出的“先立后破”是实事求是之言。
以坊间猜测的房地产业为例,目前的情况显然相当严峻,如果也是“破字当头”,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堪设想,还是应该要先将其“立”住,待局势稳定之后,再来研究实施如何破除以往的旧模式而创立新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是次高层会议还提到另一句话即“以进促稳”,这与之前说的“稳中求进”似有所不同,但细加琢磨亦属于“辩证的统一”,两者并不矛盾:“稳中求进”指的要“稳字当先”,但不能一味求稳,还要继续求进步、求发展;而“以进促稳”则意为只有继续进步、发展,才能真正“促稳”。这让笔者想起之前一位已故先辈经济学家曾提出的“自行车理论”:骑得太快固然有风险,但若是停下来车子可能会倾倒。
那么,如何做到“先立后破”和“以进促稳”呢?恰好笔者看到金融学者唐涯发表在财新博客上的一篇最新文章《关键在于怎么进,怎么立?》。文章认为必须要找到“抓手”,并言简意明地提出了两条:要么大幅降息,要么政府大力花钱,指“在这两个方向上看到抓手,才是真转机”。当然,他说的是整个宏观经济而非单指房地产。
笔者是外行,对此无可置喙。思来想去,觉得除唐先生所说的两条之外恐怕还得加上一条: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但随即转念又忖:改革之事,究竟属于“破”还是“立”呢?又或者是“又破又立”?……
辩证法真当是无处不在。也许还是唐涯先生说得对,“名词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在于怎么进、怎么立”。又想起还有一位外国伟人的名言:“一步实际行动胜于一打纲领”。——看来笔者虽然不才,记得的伟人名言还真不少,呵呵。(未名日记12月13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