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要“软着陆”,还是要“硬着陆”?——

在“着陆”已成定局的前提下,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当然应该要“软着陆”。实际上“着陆”的比喻来自于飞机遇到紧急情况的降落,显然“软着陆”的危险程度远远低于“硬着陆”,后者搞不好会“机毁人亡”。经济的“着陆”似乎也是如此,最典型的事例当是上世纪30年代的那场全球大萧条,由于当时的经济已呈明显的“着陆”状,管理当局却在此时采取紧缩政策,从而形成“叠加”效应,导致全球经济遭受双重冲击,好多年都没能缓过劲来。从此每逢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管理者们的调控再也不敢这么“顺周期”而无一例外地采取“逆周期”政策,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因此实现了“软着陆”。

但也有少数专家不这么看。如据新浪财经报道,宏利投资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策略师弗朗希丝·唐纳德以美国经济为例,认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但是在“软着陆”的情况下,经济不会放缓到让美联储转向的程度,“这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更糟糕”,因为“利率如此之高,信贷收缩的速度和幅度如此之大,我们真的很难摆脱所有标准的经济关系。消费者没有多余的储蓄,违约率和拖欠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实际上已经完全冻结。我们无法让增长率超过0%。”

    这让笔者想起十几年前吾国的一位经济学家谢国忠也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对经济而言,“软着陆”还不如“硬着陆”,因为经济有升有降、优胜劣汰,这是经济运行的自然规律,“着陆”的过程也就是市场通过“出清”自我调整的过程,而“软着陆”实际上是人为地阻碍经济的这种自我调整,试图用宽松政策来改变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为此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导致经济陷入长时期的停滞。

笔者当时觉得谢先生所言不无道理,自己还曾作过点评。记得他还警告说,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出现泡沫,很可能将会破裂。而实际上此后多年吾国的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房价涨了又涨,谢先生的“泡沫论”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嘲笑。他关于“软着陆”不如“硬着陆”的观点在学界显然也属于“另类”,在笔者所见范围内,没人敢这么说,直到看见上引那位唐纳德女士直言与短期衰退相比,“软着陆”将带来更多麻烦。

然而,上世纪那场全球经济大萧条又是不争的史实,显然属于“硬着陆”。人们应该如何防止经济从“衰退”演变成“萧条”呢?毕竟那场世纪大萧条对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到现在还让人心有余悸。

笔者不是经济学家,但根据有生之年的所见所闻,斗胆揣摩一下:经济有起有伏,出现衰退原本是正常的,正如之前曾经的繁荣;按照规律,经济在衰退并“出清”之后自然会回升;之所以衰退会演变成萧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恐慌心理,就像电影院发生火情,哪怕只是“小火”,观众也会争抢逃命,从而造成“踩踏”悲剧。用到经济现象上可以称之为“非理性萧条”,如同会出现“非理性繁荣”,比如房地产的泡沫。

所以,避免经济由衰退滑向萧条,包括避免泡沫过度膨胀(适度的泡沫是正常的,正如适度的通胀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人们的这种“集体非理性”行为,让经济自然而然地“着陆”,经过衰退“出清”后再重新“起飞”。具体该怎么做,那是经济学家们该研究的课题。笔者只能想到一点,那就是尽量不要让一些企业做到“大到不能倒”的程度,例如现在的恒大。

说到这里,笔者突发奇想:向使当初听从那位谢国忠先生的警告,人们都减少自己的“非理性行为”,吾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否就不会膨胀到现在有点难以收拾的地步呢?

这也许只是笔者一种“浪漫主义的幻想”。盖因“追涨杀跌”或是人性的弱点所致,而人性是很难改变的,否则也就不会有上世纪的那场大萧条了。但是民众无法做到“集体有意识”,管理层还是有可能做到比较理性,因此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调控者固然应该尽力避免“硬着陆”,但也不能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扭转这种势头,更不应希冀通过“反周期”手段让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需知此时“着陆”已成必然,市场需要“出清”,需要去除泡沫,需要淘汰那些低劣的产能,此时管理层的任务只是避免经济由于人们的“非理性恐慌”而出现“踩踏”现象,但并非是阻止经济的“着陆”,否则的话所谓“过犹不及”,势必在后面付出更大的代价,导致劣不能汰、优不能胜,使经济成为“一潭死水”。从哲学意义看,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反周期”,那么,“周期”本身也将不复存在而沦为长时期的“死循环”。借用冰岛央行前临时行长伊加德的一句经典总结来说:处置金融危机, 长痛不如短痛。

当然,这种期想又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自负”。诚如有哲人所说,人类从历史中唯一吸取的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嗟乎!

(未名日记10月2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21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