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应该客观公允地评价“动态清零”——

自去年12月吾国开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以来,人们注意到官方语境中已不再提及“动态清零”。不过日前笔者在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中又见这一词汇。

据央视报道,在1月1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日前有外国政要称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是灾难性的,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表示,这种说法完全罔顾事实,将新冠疫情政治化,背离科学精神,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发言人指出,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避开了德尔塔等毒性较大的毒株,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推进疫苗接种赢得了宝贵时间;也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年来保持约4.5%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在全球抗疫最吃紧的阶段,我们成为全球抗疫物资的大后方,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言人强调:“我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科学精准优化防疫措施,在中方取得的防疫成果面前,任何政治操弄都是苍白无力的。”

笔者亦认为,对于过去两年多来吾国一直坚持实行的“动态清零”,应该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不能因现在防控措施的“优化”就予以否定。发言人举出之前“动态清零”所取的正面效应,是不争的事实。现如今之所以要“优化”、要“放开”,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动态清零”针对的是新冠原始病毒以及阿尔法、德尔塔等变异株,而且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自2022年以来,奥米克戎变异株开始大举侵入吾国,以去年春季的那波疫情为标志,仅上海一个城市两个月的感染数量就曾突破60万例,虽然通过全域静默等强力手段“硬压”了下来,但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疫情此起彼伏,在此次防控措施调整之前,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新增病例。这就告诉我们,面对奥米克戎病毒,我们已经很难做到将其“清零”了。再加这一年下来经济生产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对一些强力封控措施的忍受力也几乎达到了极限,综合种种因素考量,才有了去年12月开始的“优化”和“放开”。

简略地回顾这三年来的经历,诚如发言人所指出的,“动态清零”对于吾国的抗疫斗争功不可没。只是由于后来的疫情起了变化,“动态清零”防得了前期的德尔塔,但防不住后起的奥米克戎,因此我们的防控措施也必须因时因势而变。然而不能因此而抹杀“动态清零”的历史功绩。实际上有关部门之前就解释过,所谓“动态清零”,并不是说要将病毒彻底消灭,而只是指要尽快扑灭刚冒头的疫情,将其摁住在初起阶段。当然后来的实践证明,奥米克戎的传播速度之快超过了人力的防控速度,我们无法再像之前那样“以快制快”。诚然,人类历史上的确曾经做到过将一种流行性病毒“清零”,那就是天花;但现在看来,新冠不是天花,奥米克戎也不是德尔塔,人类只能在尽可能控制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学会与其“共存”——直到有一天科学家们能够研制出一针即可永久有效的疫苗。

总之,笔者赞成要客观、公允地评价“动态清零”,也支持防控措施因时因势而“优化”。不过也要反思,由于对“放开”后骤然兴起的这波疫情的凶猛程度,有关部门估计不足、准备不足,致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海啸”而席卷了整个中国,广大民众纷纷“阳”了,这一教训也是必须要记取的。

可以认为,至此“动态清零”已暂时告一段落。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尽管很多地方的疫情高峰看似已回落,但据报道各地的重症数量仍处于峰值,疫情后续将如何发展,仍需密切观测以及时应对。

   笔者深知这是个“敏感话题”,但自以为以上评述还是实事求是的,希望能发得出来。疫情终将过去,然事实和真理永存。(未名日记1月1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