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吃饱饭”优先于“吃好饭”——

财新网《知识分子》专刊日前载文说:2021年春天,在新冠疫情阴影下挣扎的斯里兰卡向100%有机农业的理想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一夜之间禁止了合成化肥和农药的进口。谁知这一举措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转型的一年后,这个国家经济陷入绝境至破产,甚至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该国约30%的人口缺乏粮食保障,四分之一的人正减少每天的进食次数、减少每餐的食物量或被迫改变饮食习惯。

文章回顾说,2021年4月,新冠疫情本身就使得斯里兰卡经济陷入困境,而时任该国总统的拉贾帕克萨却选择在此时兑现他在竞选中曾经作出的承诺,突然下令在全国禁止合成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和进口,要求农业全面开启“有机转型”。禁令的效果 “立竿见影”。在六个月内,全国水稻产量减少了20%,不仅价格上涨了50%,还使得斯里兰卡不得不进口价值4.5亿美元水稻以填肚子。同时,该国本来用于赚外汇的农产品出口也受到影响。尽管政府给予农民总计2亿美元的转型补贴,然而这远远不够弥补他们的损失。大批农民因减产而失业,仅仅茶叶出口的损失就达到了4.25亿美元,50多万人重返贫困。

笔者知道,提倡“有机农业”是当今的潮流,依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解释,有机农业是一种依靠生态系统管理的农业模式,这种系统不使用农药、化肥、畜牧业药剂、转基因种子、防腐剂、添加剂等等化学合成物质,依靠因地制宜的方法维持土壤肥力、抵抗病虫害 。然而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有机农地面积只占全球农地面积的1.6% 。

为什么一种看起来好处多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却难以推广?在笔者看来,原因也许很简单:总体来看,现如今人类的农产品生产尚不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食用需求,更何况全球贫富差距很大,诚如文章所指出的,真正愿意消费有机产品的,大多是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关注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较高收入人群。而斯里兰卡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贫穷国家,农业又是其“支柱产业”,在使用农药、化肥的前提下,其产品尚能勉强满足国民的需求,有些特色产品如茶叶还能出口创汇。一旦全面禁用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农药、化肥等,“有机”则“有机”矣,结果却是:粮食不够吃了,外汇收入也没了。

吾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表面上看这是农业社会的经验,现今已进入信息时代,但是实际上在很多贫穷国家和地区,人们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还是要“吃饱”,然后才谈得上是否“有机”。斯里兰卡当政者的错误在于:把一个在现代发达社会兴起的理念硬要“嫁接”到本国“贫瘠”的土地上,从而酿成了悲剧。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故此一切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此所谓“实事求是”。不仅在“有机农业”的问题上是如此,其它很多事情都应该这样。笔者由此想起吾国前几年“脱贫攻坚”中的一句政策口号,道是要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实现“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这“两不愁”看似“大白话”,却是实实在在的“实话实说”。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悼词中的开首语来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它。这就叫“唯物主义”。而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生理(食物和衣服)需求虽然排在最低层次,但却是最基础的需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存权”。若是连这一需求都难以满足,其它的需求再高级、再美好也无从谈起。

“有机农业”当然是一个极好的概念,但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地盲目追求,尤其不应用权力来强制推行。而斯里兰卡政府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正如文章所引述的一则评论所说,导致斯里兰卡这场危机的根源,是官僚的异想天开、狂妄、意识形态妄想和短视,是一些自以为是的政客而非农业专家手握制定农业政策的权力,从而错判了这种转型模式的成功率。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场改革,让这个农业出口国陷入饥荒”。的确,“改革”是一个好词,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改革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都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不按社会发展规律乱“改”一气,不仅无法让人民收益,还会适得其反。斯里兰卡上述“改革”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证。

回顾吾国的历史,这样的错误也曾有过,譬如同样在农业问题上,我们就曾经不顾历史条件而在农村强制推行“大锅饭”制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度也闹过大饥荒。直到“文革”结束,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者力推“包产到户”改革,才彻底解决了吾国的吃饭问题。以传统的观念来看,“包产到户”貌似一种“倒退”,但它恰恰符合当时吾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从而取得了“退一步,进两步”的改革佳效。

可见,不能把“改革”当作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如果装进去的是个“烂苹果”,反而还会把“筐”里其它的“好苹果”也给祸害了。总之,看一项改革是不是好改革,还是要以实践为唯一的检验标准。(未名日记10月30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