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加坡的“折腾”与“冒险”——

财新网报道:新加坡疫情再度大幅反弹,近期每日新增新冠病例升至1万例以上,7月13日达1.69万例,创四个月来的最高纪录。  

笔者记得前年疫情初起之时,新加坡曾一度被誉为抗疫的“优等生”,盖因该国采取了较为严密的防控措施,从而使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感染人数和病亡者都相对较少。有分析认为这与该国华人占主体,具有“重集体、守纪律”的儒家文化基因相关。正因为防疫成绩良好,新加坡后来还成为较早宣布“与新冠共存”的国家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新加坡的疫情几经反复,防控措施也时紧时松。据报道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侵袭,新加坡在今年2月经历了一波病例激增,2月22日峰值曾达到2.6万宗。这波疫情回落后,新加坡又宣布放宽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进一步放松边境管控。不料6月中下旬以来,受传播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亚变种BA.4和BA.5侵袭,该国疫情又迅速攀升。过去的一个月,新加披有超过15万人确诊,对于这个人口不到四百万、面积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岛国来说,委实不是个小数目。所幸ICU重症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分别为0.03%和0.01%。

当此之时,这国的防疫又将何去何从呢?多少有些出乎笔者意料的是,这一次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称暂不收紧防疫措施,将依靠医疗系统的能力来应对。据悉这是新加坡首次在面对新一波疫情时没有收紧防疫措施。

据介绍,王乙康将新加坡的应对疫情比作骑自行车下坡,左刹车是减少传播和感染的社会安全管理措施,右刹车是减少传播和降低重症率的疫苗接种;但他又指即使有这两个刹车器,自行车仍可能高速下坡,只能依靠医疗能力这个“缓冲垫”作为最后防线。鉴于该国的疫情接种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目前已完成疫苗接种或已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口高达96%,78%已接种加强针),因而防疫将主要依靠医疗系统,重担将落在医院、护士、医务人员等身上。

疫情明显上升,新加坡为何依然坚持“共存”策略而没有收紧防控措施?其医疗系统是否能够承担本轮疫情的压力?就这些问题,财新记者曾致电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和相关专家问询,但对方称不能回答题。这或显示对于新一轮疫情的研判,新加坡各方都尚未明朗。

笔者认为,新加坡之所以此时想“等一等、看一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唯恐打断其经济复苏的势头。数据显示,之前疫情的改善使得该国的需求和产出不断恢复,其私营经济领域已连续19个月增长。尽管受到供应链中断、货运受阻及通胀的影响,但该国5、6月份的PMI指数分别达到 59.4和57.5,为过去近一年来之新高。同时伴随着边境管控的放松,新加坡入境旅客大幅增加,航空业亦强劲复苏。作为一个面积有限、其经济十分倚重外贸和旅游业的小国,用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来表述,它的这些成绩可谓“来之不易”,因而尽管此番疫情卷土重来,他们还是“舍不得”回到“严防死守”的状态。

但在笔者看来,新加坡目前的“坚持共存”是一种带有“实验性”的冒险之举,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疫情会怎样。实际上不仅是新加坡,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亚变体BA.4和BA.5正在全球加速蔓延,吾国也有少数地方相继报告相关病例。据介绍这些新亚变体比之前流行的奥密克戎BA.1和BA.2传播速度更快,突破感染能力更强,动物实验发现它们可能会感染下呼吸道,只不过是否会导致更多的重症和死亡,目前未有定论。如果新加坡疫情进一步蔓延,不排除该国防控措施重新收紧的可能。

笔者曾在前几天的博文中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就经济复苏和稳定市场预期而言,当前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新冠疫情仍在“发展”之中,二是俄乌战事的结局不明,后者属于“人祸”,前者则是“天灾”。而对吾国经济来说,受俄乌冲突的影响还相对较小,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疫情的走势难料。当前吾国的这波疫情总体上看是可控的,但也呈现出“摁下葫芦起了瓢”的状况,各地仍在“严防死守”,经济复苏的反弹力难免也受到些影响。

想起前引王乙康部长关于自行车下坡时左右两个刹车的比喻,深感决策者的平衡之难。在防疫与经济之间如何取舍,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孰轻孰重了。(未名日记7月1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0篇文章 8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