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县中“塌陷”,可有良策?——

据财新网报道:近年来,表现为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一本率”连年走低的“县中塌陷”现象引发教育界持续关注。

报道说,在中国教育史上,县级高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对寒门学子而言,考上“县一中”,再跨入“重本”大门,是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如今,在省市重点中学和“超级中学”的双重夹击下,曾经辉煌的“县中模式”已经衰落。

报道中提出“建‘豪华学校’有用吗”的问题,指有些地方试图扭转“县中衰落”的势头,不惜举全县之力给县中提供最好的条件,建造最好的校舍,以此抗衡“超级中学”和省市学校。然而对此问题,答案的否定也是显而易见的,记得一位教育界前辈有句名言,道是“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意谓有好的师资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虽然他说的是大学,对中学教育也是适用的。

然而“县中塌陷”不仅是由于优质师资的流失,还包括与之相关联的生源流失。报道指近几年在以高考升学为导向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跨区域抢夺优质生源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地方甚至为此上演了激烈的“生源保卫战”。

笔者认为,从表面上看,“县中塌陷”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的市场化叠加人口的自由流动,加之吾国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异还很大,正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到大城市去工作、发展一样,教育也在市场化的驱动下出现这种“虹吸”效应。然而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教育公平”的理念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市场经济讲求自由竞争,这当然没有错,因为竞争才能出效率。但市场的做法不能照搬到教育领域。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具有公益性,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而“公共品”的要义在于它的资源分配必须实行均等化。

笔者由此又一次想起已故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的一个重要创见,他主张实行“教育券”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均摊到每一个学生的头上,“钱随人走”,学生在哪个学校上学,他的“人头费”就划拨给哪个学校,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不过笔者也意识到,这种“钱随人走”的办法还难以挽回“县中塌陷”的现象,因为外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名下的教育经费转移到大城市的学校去,如此岂非反而还会加剧“虹吸”效应?

为此,笔者大胆地想对弗里德曼的上述构作一点“修正”,亦即:在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同时,规定学生若跨县就学,他的“人头费”不能带走而只能留在本县。这样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生源流失,从而进一步防止师资流失,因为说到底无论是生源、师资还是校舍、设备等等,背后都必须以教育经费为支撑。

当然正如弗里德曼的构想很少被付诸实践一样,笔者对其构想的“修正”也只是一种不成熟的主观设想而未经实践检验。但不管怎样,“县中塌陷”现象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才会“凑”出可行之计。

古人说:“郡县安,天下治”,而教育又是“郡县安”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官方数据显示,县域高中在校生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县中塌陷”不仅影响到地方的基础教育质量,也必然会掣肘县域经济的发展。故此笔者不揣浅陋写了这篇小文,至于自己的建言会不会被听见、会不会被采纳,那就不是以笔者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了。(未名日记3月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8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