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会再有“明朝陷阱”,但要警惕“新冠陷阱”——

笔者近读凤凰网转发FT中文网对郑永年教授的一篇专访,其中他谈到吾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要避免落入“明朝陷阱”。

什么是“明朝陷阱”?郑教授介绍说,吾国在唐宋时期外贸已经非常发达,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其规模与航海技术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能够相比的,很多年以后欧洲国家才开始走向海洋,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也就是说,吾国本来有条件在全球领先成为“海洋强国”。然而由于明朝后来实行“海禁”,到清朝更是“闭关锁国”,使得吾国失去了一次极好的机遇。

这一历史教训显然已为当代吾国所记取。正如郑教授所指出的,改开40年,“对外开放”是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秘诀之一。在今天的国际国内变局下,吾国领导层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并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故此笔者相信吾国再也不会陷入“明朝陷阱”。

不过笔者注意到郑教授在文中还谈及,经过四十多年的改开,我们的货物早已经国际化了,但是“人”还有待于进一步国际化。郑教授说,如果资本进来了人不进来,赚了钱就可以走;技术进来了人没有进来,那他只是要利用你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土地。

郑教授所讲的“人的国际化”,笔者听了颇为所动。之前曾看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过如下一段话,大意是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国,美国无法阻遏中国的崛起,应该学会与中国和平共处;但中国也不应低估美国,后者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其它,而在于它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只要它继续保持这种吸引力,它就能继续保持它的强大。笔者觉得此话不无道理。用一句流传甚广的电影台词来说: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最(宝)贵!

郑教授的访谈里就进一步对外开放谈了不少意见,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上两点。今天的吾国当然绝不会再掉入“明朝陷阱”,但未来如何实现“人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货物的国际化”,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读了郑教授的访谈录,笔者还联想到当前的全球新冠疫情。自疫情暴发以来,由于吾国最早控制住了疫情,实现了“动态清零”,率先复工复产,同时又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业,而其它国家的供给能力受到疫情的打击,因此这两年吾国的出口也就是郑教授所说的“货物的国际化”进一步得以增强并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正因为其它国家的疫情防控做不到像吾国这样“动态清零”,致使短期内吾国无法与他们实现人员的自由往来。也就是说,吾国绝不会再跌入“明朝陷阱”,但要警惕可能的“新冠陷阱”。

毫无疑问,“动态清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吾国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笔者对此坚决拥护。接下来吾国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同时逐渐恢复与其它国家正常的人员交往,以逐步实现郑教授所说的“人的国际化”,需要决策部门统筹考量。但愿“天佑中华”,不久以后新冠疫情就会在全球范围基本消失,如此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打开国门了。(未名日记3月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