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既要“找市场”,又要“找市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日前在北大国发院发表题为“如何研究中国的政企关系”的演讲,笔者在财新网上看了他的演讲稿。聂教授的演讲听众是在场的一些经济学博士生,因此他着重讲了“如何研究”的问题。笔者并非经济学出身也无意于“研究”,但聂教授讲到的一些具体细节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他说:一谈到中国的高速增长,或者谈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政府对市场或企业的干预,其实就是政企关系问题。他指这是中国增长模式最重要的密码或钥匙。中国一直在探索怎么形成一种合理的政企关系,有时管得太紧了就放松一点,有时太松了就管得紧一点。你会看到这样周期性的调节。他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可以看成是政企关系不断重构的过程,比如说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办企业只要找市长就可以了,后来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了,不用找市长找市场就可以了。但现在大家发现光找市场不够,还得再找市长。下一步是不是只找市场不用找市长了,不好说。

办企业应该是“找市长”还是应该“找市场”,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按笔者所理解的市场经济理念,答案似乎很简明:当然应该是“找市场”,因为唯有发现市场、开辟市场,企业才能有赚钱和发展的机会;而“市长”虽然位高权重,以亚当·斯密的说法,毕竟只是个“守夜人”,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秩序,为包括企业在内的民众提供服务;但要说企业如何发展、如何赚钱的事情,你找“市长”恐怕也没什么用,他们帮不上什么忙。

然而笔者看到,现实生活经验又告诉我们,在吾国许多事情企业不找“市长”恐怕是行不通的,即便你找到了“市场”,若无“市长”帮忙,也未必能把事情做成。故此,吾国的企业家往往既要“找市场”,又要“找市长”,有些时候“找市长”甚至比“找市场”还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吾国的企业家们需要具备双重的“本领”。,殊为不易。

为什么?一言以蔽之:吾国“市长”权力要比一般的“市长”来得大,或者说他们手里所掌握的经济性资源要更多。而办企业当然必须得有资源,故此企业家们既要找“市场”,也要找“市长”。这的确是吾国经济体制的一大“特色”。

那么,这种“特色”对吾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其利弊得失如何呢?对此聂教授也给出了一番分析。容笔者下篇微博再议。(未名日记11月5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