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警惕“类滞胀”苗头。——

界面新闻报道: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日前表示,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方向没有改变,但要警惕目前出现的“类滞胀”苗头。笔者知道,所谓“滞胀”是指通胀上升而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据此理解,贾康所说的“类滞胀”意思是“还不算滞胀但类似滞胀”。从统计数据看,今年第三季度吾国同比增速仅为4.9%,较二季度回落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却一路上涨,9月PPI同比增速已升至10.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两个数据一个向下、一个向上,的确有点“类滞胀”的样子。

但笔者还知道,通常人们眼中的“通胀指数”主要是取CPI即消费品价格而不是PPI,而吾国三季度的CPI同比涨幅仅1.7%,以此来看通胀程度还相当轻微;同期GDP增幅虽然二十多年来首次低于5%,但还算是“中速增长”。看上去说这是“类通胀”似乎言过其实,贾先生也说只是出现了“苗头”。

不过常言道“未雨绸缪”,即使是“苗头”也不可轻视。重要的是要看后面的趋势如何。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四季度的GDP增速还会进一步下降,笔者看到的最低预测甚至低于3%。从CPI看,近期蔬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高企的PPI迟早总会传导至CPI,所以四季度CPI的涨幅应该会高于三季度。尽管与美国三季度的情况(GDP增速只有2%,CPI却超过5%)相比要好得多,然而“类滞胀”的“苗头”也或将愈加明显。

贾康先生说:设想一下,现在的GDP增速如果继续下行,而物价现在看得出来有往上走的压力特征,如果未来高于5%,那时候宏观调控该怎么下药方?面对‘滞’必须让经济升温,而面对‘胀’又必须给经济降温,这是一个两难境地 。

对此,贾康提出了以三个层次的创新来应对:一是制度创新,二是科技创新,三是管理创新。这当然是不会错的。具体该怎么做,笔者不是专家,说不出个道道。唯有一点:若“滞胀”真的来临,届时在“保增长”还是“压通胀”之间必须要二选一的话,笔者选择以后者为先。这其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面临“滞胀”局面,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的成功治理经验,他力排众议,用收缩手段硬是扭转了通胀上行的趋势。盖因若通胀一路走高,最终也会伤及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高通胀对富裕阶层来说还能抗得住,但会使底层民众的生活陷入困境。当然美国那时的经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然而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沃尔克还是毅然选择了先打“通胀之虎”,以便使市场能够“出清”重上正轨,而后来经济也果然得以复苏。世人因此称沃尔克为“打虎英雄”。至九十年代,吾国一位兼任央行行长的领导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和业绩。

不过事情最好还是不要走到这一步,如能及早采取治理措施,“类滞胀”的苗头也许不会演变成“真滞胀”。(未名日记11月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