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毁誉参半的巴国“核弹之父”去了。——

笔者一直对核威慑问题颇感兴趣,还曾以此为题写过几篇网文。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有巴基斯坦“核弹之父”之称的卡迪尔·汗日前在伊斯兰堡的一家医院去世,终年85岁。巴基斯坦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总理伊姆兰·汗称他为“国家偶像”,指他领导研发的核武计划“为我们提供了安全保障,使我们免受一个咄咄逼人的、规模更大的核邻国的威胁”。

显然,伊姆兰·汗总理说的“核邻国”是指印度。据历史记载,当年的一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不仅失去了东巴(也就是后来的孟加拉国),战争中还曾有9万士兵被印度俘虏,令巴国倍感耻辱。此后印度又率先试爆成功了核弹,更让巴国惶惶不安。再后来,在阿姆斯特丹一家为核工程提纯浓缩铀的公司工作的卡迪尔·汗,带着两套建造浓缩铀离心机的设计图回到了巴基斯坦,并最终帮助祖国制造了核弹。虽然据荷兰政府的调查,指这些核资料和技术是卡迪尔·汗从国外窃取的,但不管怎样,巴基斯坦紧随着印度拥核。此后的几十年里,这两个“世仇”国家尽管依然纷争不断,其间也曾有过局部的武装冲突,但最终没有演变成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盖因彼此已形成了“核恐怖平衡”。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巴基斯坦目前拥有165枚核弹头,而印度拥有156枚核弹头。笔者之所以一向认为核大国之间不大会有真正的大战,原因就在于各方都忌惮“同归于尽”的结果。而印、巴堪称这种“平衡”的典型。

但是,卡迪尔·汗帮助巴基斯坦研制成功了核武,巴政府后来又解雇了他,指控他私下向伊朗、朝鲜和利比亚的核计划提供过帮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据此称其为“地球上最危险的人”。卡迪尔·汗本人曾现身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承认自己“从事的是流氓科学家的工作”,称巴政府从未批准销售或转让过核武器技术。虽然大多数巴基斯坦人不接受这样的解释,但实际上卡迪尔·汗此后一直处于软禁之中,在伊斯兰堡的一栋别墅中度过了他的余生。(以上资料均据澎湃新闻转引《周末画报》报道)

如今这位巴国的“核弹之父”终于撒手人寰,他当年遭到的指控究竟真相如何,外界无从得知。人们只看到,迄今为止,虽然这个世界的“核恐怖平衡”得以继续维持,而核扩散的风险也仍然挥之不去甚至有所加大。笔者为之慨叹:人类要到何时才能迎来一个“无核(武)世界”呢?(未名日记10月16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