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排碳成大户,“基设”当何如?——

信息时代凡事求简,故此网上流行缩写语,比如“生日快乐”被缩成“生快”,“社会性死亡”被缩成“社死”,“人物形象设计”被缩成“人设”,就连一些正规的纸媒也这样用。笔者身处这个时代难以免俗,一时兴起,此处也效仿一把:本文说的“基设”即基础设施,特指电力、钢铁、水泥、交通运输等开采、生产和消耗能源的基础设施,专家指它们已成当今地球上的“第一排碳大户”,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0%!

这一数据来自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指当前新建的能源基础设施在未来会有大量的碳排放(笔者按:其实原有的“基设”同样如此),产生锁定效应,对低碳能源转型和《巴黎协定》的“限温”目标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如此,这些“基设”的寿命往往长达几十年,未来将面临剧烈的转型挑战。(财新网)

让笔者略有点看不懂的是,报告称在全球迈向低碳转型和净零排放的背景下,“基设”的惯性投资或将使它们的平均服役寿命缩减至10-20年,造成巨额资本搁浅风险。——按理说投资建成后的基础设施使用期限越长越好,怎么反而要让这些“基设”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难道是笔者的“误读”?

不管报告撰写者的本意是何意,看起来他们是将缩短这些“基设”的使用期限视为有利于全球减碳的正面举措。但笔者觉得为了减碳而刻意这样为之,恐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不如直接说要减少这些“基设”的投资就完了。正如报道引述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的看法认为,破解高碳锁定效应,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价值补偿,而基础设施的寿命年限并不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他直言“物理寿命不用管,要算一下经济成本是不是回收了。”

当今世界,“基设”对人类经济和生活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没有这些“基设”,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在吾国,过去的若干年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是经济能够“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些“基设”同时又是“排碳大户”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两者应该如何平衡确是一大难题,亦是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觉得,人为地缩短“基设”的寿命不仅是个笨办法,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正确之道,应是在新能源尚未成为“主打”之前,通过科研创新尽可能地降低这些传统“基设”的碳排量,在确保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让它们“且用且退”,而不能“操之过急”。——事实上今冬世界各地发生的能源危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警示。

笔者真正担心的是,即使人类努力实现了“双碳”,能否在设定期限内按照《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到2摄氏度之内,现在还只是科学家们的预设。万一届时地球升温仍超出这一限度,人类又当如何处之呢?(未名日记1月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70篇文章 8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