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徘徊在三岔路口的“独立学院”。——

自教育部2020年下达高校独立学院必须转设的“最后通牒”以来,据财新网报道,来自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国320余所独立学院中,还有154所独立学院未完成转设,分布在28个省份。 

所谓独立学院又称二级学院,是公办高校与第三方合办的、实施本科教育的高教机构,其中又分为民办型与公办型两类。独立学院的兴办当初是为了适应大学“扩招”的需要,以缓解公办高校财政紧缺的困境,在上世纪90年代后大量涌现,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之不足,另一方面也被诟病为公办大学“拿帽子换票子”的小金库。

那么,既然现在政策明确要求这些独立学院退出历史舞台,为何实际进展缓慢?据报道介绍,民办型的独立学院和公办大学“脱钩”转为民办大学,主要在一个“钱”字。原先这些民办型独立学院通常每年须向挂钩的公办高校缴纳约占学费总收入30%的“管理费”,一所在校生上万人的独立学院,一年可为公办大学带来数以千万计的收益。现在要“脱钩”,前者可能须需后者支付3亿元—5亿元不等的“分手费”,两方为此博弈不断。

在笔者看来,民办型独立学院的转设可能还不是很难,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儿”,既然上头有令,将它们转为纯粹的民办性质就是了。原来挂钩的公办大学即使减少了收入,也不应该为此纠结,你是公办的,自然要服从政府的统一安排,哪能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呢。

看起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据介绍现在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大部分恰是那些公办型独立学院。这又是为什么?从报道来看,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公办型独立学院如果转设为民办大学,必然遭到在校师生的强烈抵制。盖因本来戴有母体公办高校的光环,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转为纯民办后师生心理落差很大;二是如果转设为正式的公办,则需要地方财政为以后的办学全部买单,据了解一所在校生10000人的独立学院“转公”后,每年运行所须的财政经费达2亿—3亿元;三是如果与公办高职合并转为职业性本科大学,又因现实中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所存在的明显差异而遭到师生的杯葛。故此有专家认为,目前这些公办型的“校中校”转设已陷入停滞:无论转公、转民都存在不小的困境,进退两难,不知转设之路该如何选择。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笔者也提不出什么好办法,惟觉在制定这些涉及许多师生切身利益的政策时,应该充分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尽可能地事前想好如何破解难题。否则,一声令下固然体现了决断力,难免会造成一些后遗症。实际上不仅是高校,现在中小学领域的“营转非”也有类似的情形,因为原先大量存在的民办学校既然要全部转为非营利性,肯定会有不少社会资本将会退出,而学生上学又是“刚需”,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公办教育的投入,多办公立学校,多招老师和学生,否则就会出现不小的“缺口”。

凡事预则成,不预则难。改革也是如此。(未名日记12月4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5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