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高铁:要速度,还是要低碳?——

吾国的高铁建设遥遥领先,其里程已居世界的一半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高铁大国”,成为吾国发展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国人为之自豪,外人为之惊叹。不过笔者看到北京交通大学赵坚教授近日在财新网撰文,提出吾国“应停建新高铁项目”。

据笔者所知,赵教授多年来一直呼吁吾国的高铁应放慢建设速度,只是之前他主要是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出发,指高铁的建造代价昂贵,应该“量力而行”。笔者同意他的观点,为此也写过几篇博文,认为吾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高铁固然迅捷便利,对加快国内人员流动、拉动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因其成本高昂、投资巨大,“跨越式”的步伐不能跑得太快,摊子不可铺得太大,毕竟我们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加强社会保障这样的“软基建”。而且现在的高铁建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是向银行借贷的,记得前两年中铁总的负债额已超过5万亿元,估计现在已接近6万亿。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已有文件要求各地控制高铁建设规模。

然而现在赵教授干脆提出停建高铁新项目,笔者见此还是有些诧异。再细看,他给出了一个新的理由——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具体而言,他认为高铁虽然比普通铁路更快,但由于要克服更大的空气阻力,因此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并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对此他在文中从动力学的角度作出一番计算,指高铁运行速度超过300公里,其70%-80%的能耗要用来克服风阻。因此相比普通铁路,高铁不是绿色交通方式,而是高耗能的交通方式,是供人们快速出行的“奢侈品”,属于商业性项目,其建设和运营不应由政府财政补贴,而应贯彻使用者付费的原则。

赵教授是专家,他在文章中对此作了比较详尽的专业分析,笔者看不大懂,也不想“照抄”。但速度越快能耗越高,排碳量也就越大,这个基本道理笔者还是知道的。如同高铁,飞机也一样,所排放的碳量也是很大的。笔者记得前两年欧洲就有人提出要对商用飞机征收碳税。

实际上不仅是高铁、飞机,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在笔者看来,这几乎是一个具有终极性的问题:在绿色能源尚未取代大部分传统能源的情况下,人类如何在低碳减排和快捷、舒适的生活方式作出选择或者说加以平衡?更直接地说:人类能否暂时先放弃某些“享受”,以等待能源转型的完成?如果我们做不到控制自己的欲求,又如何能在未来实现“双碳”的目标?现在这个问题似乎被回避了,但不管怎样,问题就在那里摆着,恐怕是躲不开的。(未名日记12月2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4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