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双减”之下的举报与反举报。——

当前,“举报”在吾国已“蔚然成风”。但笔者没想到,在学生家长之间,竟发生了举报和反举报的冲突。

据媒体报道,在上海,一所学校因进行了月考而被一位家长以“双减”之名举报,要求学校取消月考和分班考。但这位家长的举报引发其他家长的不满。在贵州,某小学的一名家长举报老师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也遭到大多数家长的集体杯葛,全班39位学生的家长中有37位联名要求举报者的孩子转学,理由是其教育理念和大家不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教育学者熊丙奇就此现象在界面新闻发表评论认为,按照现行的“双减”政策,学校组织月考、教师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这些行为的确是违规的,因此有家长向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是有规可循的,也是他们的权利。那些对举报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联名要求举报者的孩子转学则是“无理取闹”。

但熊先生同时也指出,举报者遭到其他家长的反举报,于此也折射出落实“双减”政策的艰难。他认为一项政策如果得不到大部分家长的支持、配合,很难长期坚持。

熊先生进一步指出,如果学校办学的应试倾向没有改变。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在意的还是学生的考试和分数,如何理解那些反举报家长的行为动机对于推进“双减”十分重要。这些家长的诉求不合规,但却不能说不合理。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之下,很少有家长有跳下“应试军备竞赛战车”的勇气,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他们也许会对那些想摆脱应试教育的家长表示支持,但是如果后者的做法影响到自己孩子的升学,那么,他们必定会反对。

熊先生进而认为,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满足多元需求,要把学生和家长从应试负担和焦虑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分数、唯升学论。笔者觉得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一向认为要从根本上达到“双减”的效果,就必须去除掉悬在学校、学生和家长头上的那根无形的“指挥棒”,具体到当前的实际情况,应该取消小升初、初升高的入学考试,实行分片、就近而不是“择优”录取;将来等到条件具备时,甚至还可以取消高考,将“分流”的考试退后到研究生阶段。否则,只要这些“指挥棒”还存在,终究是会起“引导”作用的。仅仅只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双减”,效果不见得会好,而且还会导致发生一些无谓的矛盾,比如上面所举的家长之间举报、反举报的冲突,不利于学校和社会的“维稳”。

不过,对于熊先生关于仿照企业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现代治理,以及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建议,笔者持保留意见。盖因学校不是企业,特别是公立学校,还是应该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也没有必要搞什么家长委员会,盖因办学是一门专业,不能任由家长们说了算。这就像医院也不能成立“病患委员会”来管理一样。学校平时常开家长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就够了。笔者甚至不赞成设立现在学校里几乎“遍地开花”、每个班都有的网上“家长群”,所谓人多嘴杂,莫衷一是,还是应该交由学校和老师统一管理为好。(未名日记10月3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49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