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恒大困局”告诉我们什么?——

过去一些年,恒大集团的知名度可谓到了“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地步,而现如今也无人不知这个龙头房企遇到了大麻烦。据财新网报道,恒大集团当前面临一个困局:今年下半年,恒大在全国多地的项目因缺乏续建资金而被迫停工;此后恒大集团通过股权质押,调取旗下恒大财富数百亿元资金驰援地产;但正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如此一来恒大财富“也没有余粮了”,日前已宣布延迟本息兑付。恒大集团由此陷入了“保交楼”还是“保兑付”的两难选择。

恒大为何陷入这样的两难?表面上是其现金流捉襟见肘,但笔者认为其深层原因在于恒大决策者的“贪大求全”。曾几何时,恒大集团“财大气粗”,到处投资撒钱。别的笔者不知道,据悉仅足球一项就花了上百亿,结果是“赔钱赚吆喝”,而在与其主业毫不相干的造车一项上花了几百亿,且现在离“回本”还远着呢。尽管恒大的名义资产因扩张而迅速膨胀,其掌门人曾数次荣登“首富”宝座,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孰料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再加宏观调控的尺码不断收紧,种种因素导致规模巨如恒大者也终于陷入了入不敷出、左右支绌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其中有一块“骨牌”倒下,就有可能会引发其一连串的“多米诺效应”。

其实不光是恒大,这几十年来,笔者耳闻目睹了多少企业因过度扩张陷入困境乃至就此倒下的案例(有专家甚至称90%的企业都倒在扩张路上)。这种过度扩张,说好听点表明其决策者“富有进取精神”,说难听点是“欲壑难填”、“利令智昏”。当然,那些不断为其“供血”的银行也难辞其咎。这不,上头划定的“三道红线”一出,像恒大这般靠巨量信贷支撑场面的“庞然大物”就纷纷现出了原形。正所谓潮水退去时,方才看出沙滩上的谁谁穿没穿裤衩。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恒大陷入困局的这一案例也表明,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过去那种“巨债保增长”的发展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虽然运用“高杠杆”短时内能迅速扩大资产(GDP)规模,但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一旦“杠杆”断裂,难免就有“崩盘”之虞。特别是对恒大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你借用的每一分钱迟早是要掏出真金白银来还债的。要知道民企不像国企,国企还有政府兜底,政府又握有印钞权,这些条件和背景都是民企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发展道路上务必要如履薄冰,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栽”了。

现在坊间有不少人在讨论政府会不会出手“救”恒大,理由是现今的恒大已是“大到不能倒”,对此笔者没有能力妄加猜测。只是由此联想到同样曾是房地产龙头企业的万达集团,几年前恒大疯狂扩张之时,也正是万达开始主动收缩之日,笔者还曾在微博中夸奖后者的明智。如今万达已安全落地,而恒大却处于风雨飘摇中,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未名日记9月21日)

话题:



0

推荐

蔡未名

蔡未名

196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未名者,江南布衣。生于20世纪50年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做过公务员,写过小说。中年后创办并主编某内部刊物凡二十多年,撰有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分析评论文字千万余言。现已退休,居于山间一寓,远离城市喧嚣。2017年开始撰写博客,每周一文,2018年7月开始每日兼发微博。发挥余热,防止痴呆,只事耕耘,不问收获。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电子邮箱:wmc529@sina.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未名周记(每周一发布)

文章